冠心病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的简称,多发生在35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得了冠心病后,患者会出现胸部不适、疼痛,特别是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吃饱饭之后,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如果病人放任疾病不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不断恶化,会导致手臂、肩部、颈部、喉咙、上颌、牙齿、上腹部、后背等位置也出现疼痛。那你可能要问了,确诊自己是冠心病后,该如何治疗呢?别急,本文就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望周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药物治疗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很多,比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等。

(1)β受体阻滞剂:市场上β受体阻滞剂比较多,包括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第三类是α和β受体阻滞剂。常见β受体阻滞剂有倍他乐克、阿替洛尔、盐酸索他洛尔、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对心脏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行限制,控制心率,促使心率减慢,削弱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控制血压,缩减心肌耗氧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运动耐力。但若患者心率<55次/min,不能再使用此类药物了。

(2)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是冠心病常见药物,它属于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主要功效就是扩张血管,限制血栓形成,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情况,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见硝酸酯类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其中,以硝酸甘油药物起效速度更快。

(3)钙通道阻滞剂:它主要是用了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治疗后,依然无法缓解临床病症的病人,常见药物有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能缓解心肌缺血情况,减轻心绞痛。

(4)抗血小板药物: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种类较多,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噻氯匹啶等,能够防止血栓形成,抗血小板凝聚效果良好。

(5)调脂药物:调脂药物类型较多,有他汀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等。对于明确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不管血脂水平怎样,都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当然要想更好地发挥降血脂作用,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还可以增加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限制无活性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限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其作用,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2.手术治疗

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可以选择的手术类型也比较多,常见手术方式比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介入检查手术,具备有创性,通过在导管内部注入造影剂,经过X光下观察冠状动脉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

(2)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它是指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通常对于轻度、中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以采用这一手术方法,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状动脉内压力。在做这个手术时,通常在患者股动脉位置植入金属支架,然后将球囊送到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实现扩张冠状动脉的效果。

(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它是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上装载管状支架,将其送至病变位置,经过加压扩张球囊,在病变位置张开支架,收缩球囊,将支架退出体外,支架能够留在病变血管位置,保证血管更顺畅,增加心肌血供。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它就是以手术的方式绕过人体的冠状动脉血管,再植入到心脏的手术。对于冠心病病人,医生会在他们的胸前开一个小切口,切口的位置在胸前第4肋间,手术后使用丝线缝合切口,并用网片、钢丝进行固定,可以促进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手术后要告诉病人定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

北京市仁和医院樊磊/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