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赵希夷
编辑丨历史国编辑部

中国男足又爆出了冷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澳大利亚主场0:1巴林,韩国主场0:0巴勒斯坦,日本主场7:0中国,这三场的结果都属于爆冷!

毫无疑问地输掉了比赛,只是比分让人瞠目结舌。

据说每个庄家都没开出7个球的比分,不是冷门是什么?

1

1992年,中日足球的分野

7:0这个比分与民国时期的中日足球赛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要说建国后,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足球都是碾压日本的存在。曾几何时,贾秀全去日本联赛踢球,是带着技术扶贫的色彩前往的。

那个时候的中国队,在亚洲范围内是一流强队,许是给日本人造成的麻烦较多,所以高桥阳一笔下的《足球小将》中,肖俊光是第一个在禁区外攻破若林源三大门的球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球小将》中的肖俊光

但是,高桥一定要让日本队取胜,让大空翼带着自己的伙伴们在全世界亮相。所以,肖俊光是带伤上场。

饶是如此,肖俊光瘸腿还能跟日向小次郎比拼脚力,把这个漫画中的次要主角给弹飞。这就不得不让人遐想,如果是完全健康的肖俊光,战斗力该多么恐怖。

2022东亚杯中国0比0日本

截至目前,中国与日本共交锋40次,战绩17胜7平16负,乍一看略占上风,但有13场都是1984年之前。

但这又有一个冷知识出现:在昨晚比赛后,国足和日本男足的胜率比成为了1:1。

1987年奥运会预选赛客场2比0战胜日本,也是第一次冲出亚洲,因为那时国际奥运会规定没有年龄要求,国家队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之后都是U23了!

1984年是中日足球的一个分水岭,日本足球终于结束了对阵中国队六十七年不胜的尴尬历史。

不过,日本在洲际大赛一直到1988年才第一次打入亚洲杯正赛,但是小组并未出线即遭淘汰。

这和中国队过去在亚洲杯上的亮演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国足名将谢育新聆听施拉普纳的教导

1992年,日本在本土举办的亚洲杯上,半决赛遭遇了中国队。虽然开场30秒谢育新首开纪录,但是日本队下半场凭借一个有争议的越位球和逃脱了一个点球的判罚,惊险晋级。

1992年的这座冠军奖杯就像是日本足球的一剂强心剂,促使日本在1993年推出了自己的职业联赛J联赛。

2

2004年,足球界的“甲申战争”

紧随其后,中国也在94年推出了自己的职业联赛。这场足球界的“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开始。

从壬申年到甲申年,12年的时间内,中日两国的足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国都有许多优秀的球员走向了海外。在中日两国之外,韩国足球也悄然发生了质变。

但这个过程中,中日韩三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逆转的趋势。

在意大利佩鲁贾俱乐部,代表三国球员最高水平的马明宇、中田英寿、安贞焕相继加盟。

后来,中田英寿在这里获得了巨大成功,加盟了当时的豪门罗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日本足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田英寿

安贞焕也发挥了应有水平,只是因为02年世界杯韩国的下作行为,让他被扫地出门。

只有马明宇从未出场过。

2000年,国足在亚洲杯再次遭遇日本,虽然仍旧以2-3输球,但两队并未体现出多么大的代际。

而这一届亚洲杯,日本夺得了第二届该赛事的冠军。

不过,后来国足02年打进了世界杯,孙继海等人开始在五大联赛崭露头角。

除了国足坚持用洋帅之外,更多的球员开始“留洋”,中国足球的洋务运动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太阳”孙继海

而日本也坚持走技术流的路线,请巴西教练掌舵,“明治维新”在足球界一直被坚持。

虽然2000年的时候,中国队已经抵挡不住日本的流畅进攻,但经过一次世界杯的洗礼,中超联赛的如火如荼,还是让外界对中国队的实力持乐观态度。

在04年的亚洲杯,到了真正检验两国足球发展成色的时候了。

在决赛,中国再次以1:3的比分输球,成了日本蝉联冠军的背景板。

事实证明了,中国足球“洋务运动”的全面溃败,因为国足的改革和创新只是在表面和形式,在根本上仍旧是体工大队模式。

反之,日本足球才是真正的职业化。

3

差距如何变大

中国目前的职业联赛,往往依附于一家大企业,比如广州恒大。

这些大企业又把足球作为维护政商关系的支撑点之一,所以中国足球的市场化本质上就是成为中国明星企业的宠物,和企业养一个歌舞团性质差不多。

那么,这种畸形的足球也必然随着各种企业的兴衰而起伏,成为中国经济大势的晴雨表。

这种模式,正是日本职业联赛在60年代的样子。

而1993年,日本职业联赛正是与过去这种方式切割,是着力于让俱乐部成为独立的企业。

俱乐部自身是一个企业主体的话,自然要吸引赞助,但绝不会造成一家独大。

况且,日本足球在这之前已经有每级学校的职业联赛,中田英寿就是在高中联赛被发掘,而进入青年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中学足球联赛

反观中国的青训模式,依旧是依托俱乐部的梯队,专门的体校、足球基地的培养,始终未能摆脱体工大队“圈养”的模式。

再说投入,表面看金元足球时代,中国足球投入了许多,只是未能旁及青训。

但这里有个比例问题,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足球的投入并不多,因为这个项目好歹有自己的产出,两相比较下,是远不如乒乓球这类项目的。

乒乓球职业联赛、体操全锦赛、射击比赛这类运动,平日里产出很少,远不能覆盖掉运动员的培养、比赛成本,相当于无底洞。

可是,我们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拿本次奥运来说,乒乓球队很早就在成都集训,连食物都是从外地空运,这待遇快比上大熊猫了。

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体育项目的经费很多都是从足球这个商业化项目的收入分到的。

男足国家队的赞助费、中超联赛的收益分成可是一直被拿去养乒乓球、跳水、举重等这些商业价值很低的项目。

照此来看,体工大队模式下,足球想要完全职业化,可不是足协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办到的。

4

村超,才是希望

至于有人还怀念当年体工大队足球队模式,还是歇了吧!还想用粮票布票吗?还想出个差住个店必须出示单位开的介绍信吗?

体工大队时期的足球,还能在亚洲立足,那是因为别人都还在摸索。

你是马车,别人开始尝试汽车,但因为刚开始弄,时不时出故障,所以你马车有时候还能跑赢,当别人汽车开顺溜了,你马车还跑得过吗?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项运动没有真正职业化,那你体工大队模式能打,而当一项体育运动在全世界都真正职业化了,你也必须只能像其他国家那样走真正职业化的道路,这是唯一的发展方法。(出自“欧阳志刚在搞创作”微博)

那么,在中国有没有职业化联赛的雏形呢?还真有,那就是村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乡村足球超级联赛

我不是说,村超的球员 水平已经能赶得上国足,而是说这种模式更接近于职业联赛。

村超的每支队伍,都具备强社区属性,在特定的区域内,覆盖了所有群众。

而且,这些队伍的赞助商很可能是四马路的刚子、三大爹的闺女,一个服装店老板、一个理发店老板很可能就是这个球队的大金主。

这和英超、西甲联赛诞生初期的情形是一样的。

所以,让足球真正职业化,抛弃体工大队模式是国足成绩变好的前提。而这,需要我们扔掉“金牌至上”的观念,许多没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干脆让社会自己玩。

你说,能办到吗?

当然了,0:7的比分还是说明教练就是个大混子,换成铁子都不会这样。或许,给铁子两年时间,铁子已经把大力神杯买回来了。

向《历史国》投稿,请加编辑微信qq11929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