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万清平 宓天鹏

9月8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中心野生动植监测人员意外发现,几条鳤鱼在水草边慢悠悠地游弋,当即拍照记录,经网络上传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站邵韦涵博士远程鉴别,确认是极度濒危物种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鳤(guǎn)是长江流域的珍稀鱼类,2016年修订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鳤的保护等级上升为极度濒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世纪80年代前,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的府河、沦河(分别为长江、汉江的支流)还经常可以见到这种鱼类。

据孝感市野生鱼类资源调查研究专家王新越介绍,“由于以往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文环境变迁,再加上过度捕捞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包括鳤在内的很多鱼类的种群数量下滑。鳤鱼的野外种群已数十年没有活动记录,曾一度被认为是区域性灭绝。”

近三年来,朱湖国家湿地公园野生鱼类保护工作者坚持每天监测取样,见证着府河这条长江一级支流生机的复苏,原本只在府河出没的鳤、鳡、鯮等鱼类,近两年也开始在湿地流域大渠大湖出现,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前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一些旗舰物种纷纷在近年重归大众视野,是长江流域生态改善的鲜明例证。

邵韦涵博士认为,“近年来,鳤鱼在湖北水域频频现身,印证了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取得成效,这条保护之路坚持走下去,千湖之省鱼类资源千姿百态的喜人局面必将重现。”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