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不仅是衡量一个老师优秀与否的标准,同时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陈垣曾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为祖国的培育了大量英才,陈垣在教育界的成就是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语很好的诠释。

其实早在陈垣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适逢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垣的早年教育生涯,领略名师的成长之路。

01

篁庄的“新”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事画报文章《老父识民权》

陈垣发表于1907年

年轻时代,陈垣曾在篁村小学(即后来的篁庄小学)里担任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陈垣一方面不忘宣传革命理念,一方面革新课程。他把学堂里很多课程都包了下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首先,陈垣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还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们远足,或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

当时,学堂教师在上课时一般穿着没有领子的长褂,有的还在腰间系上一条绦带。陈垣却带头穿上“黄色操衣”(即制服),看上去很有精气神。而且陈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体罚、不打板的理念。同学们渐渐喜欢上这位“新式”老师,都愿意跟他交流,师生感情非常融洽。

不久后,陈垣返回广州,随后几十年一直励耘于教学、办学、治学,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成为中国教育大家。

1957年的一天,一位来自篁庄的教育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开会,并来到了陈垣的北京家中拜访。言谈中,陈垣得知这位眼前的中年人就是自己篁村小学的学生欧阳锦棠。得知自己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楷模,陈垣极为高兴,师生二人追忆了半个世纪前的情景,谈到兴头,还用家乡话合唱了陈垣曾经在课堂上教过的音乐。陈垣祝学生在教育岗位上取得更大成就后,师生二人执手相望,依依惜别。

回忆起离别篁庄的那个清晨,年逾七旬的陈垣依然饱含深情:“同学们半夜就来到河岸送行,船已开了很久,他们还站在黎明的晨曦中,挥帽和我告别。”(《从事教育工作六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陈垣(右)与在篁庄小学教书时的学生欧阳锦棠在北京相聚

图片来源:江门发布

02

“老虎”陈垣

1920年,陈垣在京开办孤儿工读园,不久后又开办了一所平民中学。此时已经署理教育部次长的他亲自担任国文老师,“狠抓”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他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据当时的平民中学学生,后来的故宫博物院专家那志良回忆,陈垣会给同学们印发不加标点和小注的古文,上课时指定学生来念,遇到有读错的地方先指点一下,但是如果第二位同学还是读错,他就要挨批评了。两三位同学读过以后,他便指定一个人讲解,讲不对时也要挨骂。同学们对陈垣的教学方法并不理解,背地里都叫他“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儿工读园新收孤儿摄影

图片来源:1921年《救灾周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平民中学学生在比赛篮球

图片来源:《晨报》

陈垣认为,老师若不严格,学生毕业后就会抱怨老师当年的不认真,他说:“规矩严,功课紧,教授认真,学生在校时每不甚愿意也。及至毕业,所知所能者少,则又每咎学校规矩之不严,功课之不紧,教授之不认真,何也?语曰:书到用时方恨少;又曰:闲时不学临时悔。”

当那志良等一批平民中学的毕业生走上文史工作的岗位,发现无论一篇古文有没有标点,都能读得下来、讲得出来,当初对老师的“心有余悸”变成了心存感激。

03

平民学校的“大师课”

陈垣还经常为平民学校的学生延聘名师。他的新会同乡兼老友梁启超曾多次被邀请到学校开讲清代学术;胡适被请来讲新文学,并为学校谱写校歌;徐志摩讲新体诗;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刚从国外回来,就被陈垣邀请到学校教西方音乐……大师们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陈垣还积极为学生吸收新思潮创造条件,如邀请英国学者和印度诗人来到学校演讲,他还敏锐地将社会主义学说引入课堂,在全国中学中率先开展社会主义讲座,并邀请北大的教授来进行主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民学校校歌》 胡适著

图片来源:《新青年》 1922年第九卷第六期

在陈垣的努力下,平民中学以管理严格、学风良好、师资优秀而享誉京城内外,不少周边地区的学生也都慕名前来就读。陈垣作为这两所学校的创办者之一,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极高的社会声望。1926年,陈垣当上了辅仁大学的副校长,并在日后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英才,创造了“芬芳桃李人间盛,慰我平生种树心”的教育界佳话。

本文如有未尽之处,敬请指正

∙ END ∙

文章参考以下文献整理编辑:

1. 《陈垣》 张荣芳 曾庆瑛著

2. 《身等国宝 志存辅仁 辅仁大学校长陈垣》 章元沅,余子侠主编;孙邦华著

3.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辑》 音阳学刊编辑部编

4. 《广东省志 人物志》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5. 《大师课传》 魏邦良作

6. 《北京西城文化史》 傅华著

7. 《陈垣年谱配图长编》 刘乃和 周少川 王明泽 邓瑞全著

8. 《历史文献研究论丛》 刘乃和著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区博物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