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桦 范坤鹏

当下,又到了候鸟大量迁徙季,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度热闹起来。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候鸟或休憩觅食,或嬉戏玩耍,或振翅飞翔,为秋日美景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科研室主任郭准表示:“太可喜了。近期,除了监测到数量超过300只的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今年5月以来,我们还首次观测到了‘鸟中大熊猫’彩鹮、灰胸秧鸡,3万余只崖沙燕在此‘安家’。洛阳市鸟类物种库再次‘加新’。”

2003年6月,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成立,湿地总面积1.75万公顷。这里有着大片的浅滩湿地,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每年冬季,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鱼虾、水草显现,大批候鸟前来觅食、歇息。

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使得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这里已成为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被誉为“鸟儿的天堂”。

保护区不断发现鸟类“新面孔”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观。

“以前保护区内还存在着一些采砂、畜禽养殖等活动,不仅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和栖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党组书记孟科峰介绍,近年来,当地编制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生态保护性及恢复性规划》,成立黄河湿地保护暨可持续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等,建立保护区生态破坏违法线索移交机制,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

与此同时,保护区还注重科研监测工作和科普宣教,持续强化巡护监管,科学开展资源调查,谋划建设鸟类栖息地,并积极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大学,以及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鸟类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清运砂石料近130万立方米,有序清退鱼类养殖10285亩,向上级争取资金约1.2亿元,实施扣马、台荫、黄河桥等湿地恢复项目……鱼塘清退了,水系连通了,水质更好了,湿地增加生态面积3.1万亩,吸引了不少候鸟前来安家。保护区沿途的黄河生态廊道上满目苍翠,生态公园内,骑行的人们乐享着速度与激情。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如今成效初显。孟津黄河湿地现已成为鸟类的生活乐园和沿黄新的绿色生态屏障。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河岸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均以较大种群出现。目前,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33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灰鹤、白琵鹭、大天鹅等58种,鸟类数量达15万余只。

如今的孟津黄河湿地,已成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科普宣传等于一体的可持续利用基地。

“下一步,我们在做好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也将同时探索湿地管理、乡村振兴,以及生态旅游的战略发展新路径,高标准打造沿黄绿色生态屏障,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孟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