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可谓是震撼全球。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火爆全球的中国3A游戏,上线4天全球销量破千万,玩家人数破百万。

而且这款游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最喜欢的孙悟空为主角,能让全世界玩家如此痴迷,实在令人骄傲又欢喜。

连钢铁人马斯克都成了黑悟空玩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游戏”打出名堂这件事,挺让人感慨的。

要知道,长久以来国内家长都把打游戏当成洪水猛兽,有多少孩子因游戏成瘾,叛逆的、逃学的不一而足,有些甚至被送去各种名目的“戒网瘾学校”。

最近对于“该不该让孩子打游戏"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中国父母的思考。

有不少家长私信我说:“不管怎么吹,我还是不同意孩子打游戏,因为小孩没有自律性,打上瘾了就没办法。”

还有人说:“把打游戏做成事业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敢冒这个险。”

我觉得家长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

中国学生面临残酷的升学压力,中考和高考的门槛摆在那里,确实没有办法放任孩子去“打游戏”。

如果孩子偶尔打打游戏,不影响学习和休息,我想每个家长都不会拒绝他们。

问题的关键是,电子游戏很容易上瘾,连成人都容易沉迷,孩子又怎么可能幸免?

所以,到底该如何面对“打游戏”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投个票吧。

01

— Dr小鱼 —

细数游戏三宗罪

单纯靠游戏吃到一碗好饭的,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确实因为游戏「玩物丧志」。

中国不少学生因游戏上瘾而放弃学业,造成严重的家庭大战。

谈起游戏,过度玩游戏带来的至少这三宗罪:

1、影响学习

目前电子游戏的设计背后都是以调动虚荣心、竞争欲来吸引玩家长时间在线。

设计者设置了各种奖励机制来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玩家成瘾。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人沉迷的。

未成年儿童自控力弱,极其容易掉入游戏设计好的圈套里。

在一次次通关、排行榜、升级打怪中,孩子得到了无上的荣耀与满足感,这远比学习快乐多了!

还有些团队合作游戏,会在无形之间给孩子带来社交压力,为了队友,即便逃课请假,挂科荒废学业也毫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危害身心

长时间玩游戏就意味着孩子要长时间不走动、长时间低头、长时间注视手机或是电脑。

这不仅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的视力。

除了遗传因素外,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形势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0%、9.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学、初中、高中总体近视率分别为36.7%,71.4%,8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孩子沉迷于游戏,一把就要二三十分钟,甚至一小时,寒暑假一天玩八小时大有人在。

还有孩子白天有家长监督,晚上偷摸在被子里玩,视力直线下滑。

有些游戏宣扬血腥暴力,有些则带有色情暗示,这对涉世尚浅的孩子无疑是巨大的垃圾场。

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孩子,往往会通过游戏带入角色来获得认同感,进而逃避枯燥,甚至痛苦的现实。

但游戏世界毕竟是短暂的,人也不可能持续兴奋,当虚拟快乐结束,一切又将归于无聊,这也是走向抑郁的前兆。

3、伤害钱包

玩游戏影响孩子学习和身体,也可能会让家长的钱包空空。

几乎所有人都会在游戏中氪金,只是多少的问题。

市面上就专门存在氪金类游戏和抽奖类游戏。

氪金类游戏就是花钱买享受,高额充值就能大杀四方,氪金越多,特权就越多,在虚拟世界就拥有更多的掌控权。

抽奖类游戏像是买彩票,花钱抽奖,抽中即可获得游戏道具,道具还能变现。

抽奖类游戏是厂商利用心理学「斯金纳箱」原理来吸引玩家而设置的诱饵。

玩家花了钱才能参与游戏,但花了钱并不一定得到想要的,于是在「下一把肯定会抽中」的心理作用下,会不停花钱充值。

比如,2022年4万多人同时在一位热门主播的直播间见证了《原神》历史上最贵武器—18万元抽出的天空之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游戏内部设置的增值服务,类似《黑神话:悟空》的游戏,花钱买装备又是一大笔费用。

《黑神话:悟空》对电脑配置要求高,有人为了与这只猴子共进退,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不惜花几千上万买显示卡或购买新机。

预算有限的玩家则是把PS5游戏机作为备选,上周末线下门店迎来PS5抢购潮,即便上浮几百元,仍然供不应求,门店断货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 Dr小鱼 —

游戏本无罪,问题是如何自控

《黑神话:悟空》的出现打破了发达国家对3A游戏的垄断地位,中国游戏产业走出了关键一步。

任何东西都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我们怎么使用它,怎么看待它。

就打游戏而言,就看是被游戏奴役,还是驾驭游戏。

这届父母不让孩子玩游戏,何尝不像是80后父母不让孩子看金庸、琼瑶等诸类闲书、90后父母不让看电视,10后父母不让看短视频一样呢?

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就影响了学习呢?

是不是打了游戏、看了电视、读了闲书、看了段视频就会导致学习下降,不这样做就会成为好好学生,分数上涨、名校录取.....?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电子产品与游戏结合、与短视频结合,错的并不是这些工具的本身。

有人沉迷游戏成为网瘾少年,就有人偷练了解整个运营模式,成立公司,实现利益丰收。

在科技快速更新迭代的现在,我们家长其实很难阻止孩子不去打游戏、刷视频.....

但我们也许可以做到的是,引导孩子正确地玩游戏。

首先,引导孩子思考;

· 为什么这个游戏好玩?

· 是什么刺激着我不断投入时间,甚至金钱?

· 为什么我会控制不住自己?

· 游戏环节为什么会这样设置?

·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设置这个环节?

跳出游戏本身,与孩子进行高维度的对话,训练他们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远比一刀切、呵斥他们不要玩游戏更有效。

这就如同做题时,揣摩出题老师的目的,想要考验学生什么能力。

经过这种理性的思考,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做出改变,找回自我掌控感。

最重要的是,这也能培养或是改善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转移视线。

玩游戏很大可能是对现实世界失去探索的欲望,没有值得追求的目标。

现实的习得性无助让孩子逃避进入了游戏世界,这里有「努力就会有所回报」的正反馈和及时反馈。

所以既然是因为现实无趣,那就让它变得更加精彩,寻找代替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培养兴趣爱好,打篮球、踢足球、跳舞,或者转换到出去跑步,摆脱坐着的习惯。

玩游戏的本质其实并不是获得快乐,而是想要成绩感、价值感。

一旦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创造成绩感和价值感的机会时,孩子自然会将目光有所转移。

但这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与坚定,也需要做好费爸费妈的心理准备。

03

— Dr小鱼 —

游戏行业是朝阳产业,把热爱变成专业

这几年因为疫情,「宅经济」盛行,游戏成了不少人缓解压力、情绪宣泄的途径。

2021到2023年,全球各地游戏玩家总数都在30亿人左右,几乎要接近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款电脑游戏的诞生,到80年代游戏机崛起,再到21世纪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大规模出现,电子游戏从最初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了一项全球的文化产业。

因为发展迅速,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大,游戏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带动了经济发展,还让许多从业人员成为受益者,赚得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游戏专业一直颇受关注,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开设了相关专业,为市场储备人才。

美国是全球游戏产业的中心,它开设游戏专业的院校最多,而且排名都在世界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神话:悟空》制作团队除了清华、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生,还有好几位英美留学生,而且都是相关专业出身,比如:

本科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专业、硕士卡耐基梅隆大学娱乐设计与游戏设计的肖子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研究生同样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娱乐技术 & 游戏设计专业的李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卡内基梅隆大学娱乐技术专业的罗良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犹他大学毕业的等等。

游戏科技CEO冯骥说:“游戏是一门99%勤奋加1%灵感的严谨学科,而不是一桩跟风押注的赌徒生意”。

热爱游戏本身不是坏事,找到热爱,并坚持下去也许能有大作为。

《黑神话:悟空》的灵魂人物—冯骥,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

如今风光无限的他,曾经也是标准的「网瘾少年」。

他为了玩游戏,长期泡在网吧,并且放弃了考研,曾落魄到向同学借钱。

因为生计问题,意识到可以将对游戏的热爱转化职业,才进入小公司担任游戏策划。

后来又加入国内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成为《斗战神》项目的主策划。

看到手游市场爆发后,他果断从腾讯辞职,创办了游戏科学公司,由此改写了命运。

他在采访中说,感谢父母很早买了游戏机,正因为有玩游戏的经验,才有了进入游戏领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黑神话·悟空》制作团队--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

网易创始人丁磊曾说因为游戏,自己才在高中自学了编程。

Facebook创始人、Meta董事长扎克伯格也说过如果不是小时候玩游戏,绝对不会进入编程领域。

借”黑神话.悟空“上市之际,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聊聊,讲讲游戏行业的种种,引导孩子学会”驾驭“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