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亏了小李书记,这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水渠也通了,今天大伙还能领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啊!”日前,在巴定村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现场,面对笔者的询问,村民崔大叔对该村驻村第一书记赞不绝口。

2023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院工作7年余的李桂全,经由组织的同意,由广西自然资源厅选派到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巴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角色的急速转变,反倒激起了李桂全的干事信心,简单作了工作交接,李桂全就立即投入到充满挑战的驻村工作当中。

“其实2021年的时候,我就报名参加驻村工作,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去成,2023年我再次向组织申请,最终来到了巴定村。”在村部的会议室里,李桂全笑着说起了驻村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来自外市的年轻驻村第一书记,李桂全深知,全面了解村情、户情是开展驻村工作的基础,只有俯下身子、坐下来,走到群众中去,了解村情民意,反复积累群众工作经验,才能提高处理复杂局面能力,练就过硬的基层工作本领。因此,李桂全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走访了12个屯,开了12场次的屯级群众会议,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认真梳理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针对性讲解党的惠民政策,开展防返贫监测、“移风易俗”、医保、养老、交通补贴等民生政策宣传,及时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困难41件;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利用村广播、微信群、院坝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参与整治行动23次,推动实施乡风治理、村庄美化、产业扶持、供水保障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把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做好,用“辛苦指数”换回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李书记这人真是热心,看到村民因为路打滑摔倒骨折,他不仅第一时间帮忙申请临时救助,还多次去医院探望;碰上群众闹离婚、两家争地、闹意见分‘帮派’等繁琐的问题他也不慌,反而是乐呵呵当起了村民的‘纠纷调解员’。”村支书王科感慨道。听完支书的话,李桂全淡然回应:“我是农村娃出身,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想起父辈们吃过的苦,我就更加想把这份工作给做好,真真正正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党建,强班子,当基层党建工作的带头人

“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面对巴定村初期暴露的“党建工作薄弱”的棘手问题,李桂全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严格落实党员积分制和考核评优制度,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结对共建、党员大会、主题党日、送学上门等形式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民意识,不断提高村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有效焕发了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新活力、新动力。同时,持续清理、整合村级内部标牌标识、村屯加挂牌子等,推进支部阵地建设标准化,不断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此外,进一步做好村级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截至当前,全村发展党员43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名,不断充实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发展,强底子,谱写富民强村的“希望曲”

要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接续乡村振兴,就得理清楚发展出路、发展举措,寻找到合适的助农产业项目支撑。通过前期调研,李桂全得知巴定村耕地少,水利条件不足,致富路子受限,该怎么打破这个瓶颈呢?他选择了以村级集体经济为纽带,推行“党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定期带领党员群众到百色、田阳、东兰等地观摩学习,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种养殖技术培训,强化党员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识,激发大家想发展、要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事热情。

“我们克服了市场经济不景气的难题,顺利签订新的委托经营协议,保障小谷鸡养殖项目继续经营;解决双胞胎生猪养殖场供水问题,使其正式投产运营,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新增收入4.5万元;依托巴马安心百年巴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选6个农家特色产品入驻‘832’平台,动员后援单位、帮扶干部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消费帮扶;联系爱心企业配购饲料,发放鸡鸭苗,让群众种养出效益,种养出路子,今年我们村的脱贫人口生产经营性收入实现了109%幅度的增长。”李桂全信心满满地介绍,为弥补产业振兴短板,今后还将继续挖掘巴定村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储备产业发展,巩固三保障成果及乡村项目建设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书记常常和我们说,只有村里的环境好了,产业旺了,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巴定看看;把人气给‘聚’起来,大家挣钱的门路就能多起来。”在村部忙活的小伙子莫国财补充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大家、善倾听,奏响干群连心的“幸福曲”

90后的李桂全,不仅是村民信任的驻村第一书记,更是爱人牵挂的好丈夫。“一开始分隔两地的时候,妻子不太理解为什么总是联系不到我。”李桂全难为情地搓了搓手。“这不吃‘大锅饭’,不去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不和群众打成一片,怎么能干好驻村工作呢?”带着些许好奇,李桂全的妻子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巴定村“一探究竟”。两个月的时间,她跟着李桂全在村里吃住,入户走访、亲近群众。看着李桂全和村民热络沟通后又回到村部默默加班的身影,妻子慢慢理解了驻村工作的忙碌与不易。后来,催促、质疑的电话再没响起;后来,怀孕的妻子说要让孩子变成“巴马娃”。有了爱人的支持与鼓励,李桂全的干事动力更足了,安心扎根一线,与村民们同劳动、同奋斗。

奔走于村里与城镇,四处呼吁,李桂全先后争取到帮扶资金275.27万元,用于改造水利灌溉设施、修补进村道路、安装垃圾分类亭和垃圾桶、优化升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供水保障工程、改善小谷鸡基地和生猪养殖场的保障配套设施以及生产道路建设工程等,向巴定村交出了一份让人瞩目的成绩单。

群众说,孩子走远路回家不安全,那就和学校一起寻求爱心企业的赞助,给学生们配齐了午休床;群众说,困难老人的身份证给丢了,那就联系主管单位的相关人士上门办理;群众说,孩子的求学、自己的就业都遇到了波折,“阿叔,别担心,我来协调!”那个听不懂本地方言的小李书记,在基层的磨砺中,和村民们建立起了血浓于水的感情。

如今,放眼巴定村这片安静祥和又充满希望的沃土,它呈现出了产业稳步发展、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的新风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截稿之前,笔者向李桂全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为什么愿意离开繁华的大城市、温暖的小家庭,来到这个小山村呢?小李书记的眼睛顿时亮了,他说:“时代的节奏越快,我们就越要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不要害怕来到乡村会遇到哪些挫折和困难,人生的成就感正来源于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平凡小事之中。”

是啊,一年半的时间,这个主动来的小李书记,早已成了群众心里真正的“驻村第一书记”。当各种赞誉纷至沓来时,他依然和巴定村的党员群众一起,在田间地头走着、看着,凝心聚力,谋划发展,努力让乡村振兴的新梦想在脚踏实地地探索与实践中阔步前行,延伸为最美好的现实。(张宇薇)

编 辑|黄叶培

校 对|叶子杰

编 审|黄瑞萍

监 制|莫羡文

投稿邮箱|bmrmtzx@126.com

新闻热线|0778-6216388

 “驻”进群众心里的小李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驻”进群众心里的小李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