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包头9月11日消息(记者刘欣荣)“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一首《草原晨曲》回荡在包钢“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9月11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内蒙古行活动走进包钢,重温60多年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8万多名各族儿女在北疆荒漠筑钢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名人参观包钢“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央广网记者 刘欣荣 摄)

44岁的“钢三代”孙承碧,现任包钢炼钢厂制钢三部9号转炉炉长,接过祖辈手中的“接力棒”后,他已经守护转炉26年。

谈起三代人的钢铁情缘,孙承碧脸上总是有着藏不住的自豪感。“我能来到包钢与我的家庭密不可分。”孙承碧告诉央广网记者,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包钢老一辈的建设者、开拓者。1951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新中国家门口。孙承碧的爷爷孙兆久刚刚结束锦州战役休整便再次告别家人,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踏上异国的土地保家卫国。一次战斗中,美军飞机突袭营房,威力巨大的航弹悉数落下,近三个班的战友尽数牺牲,孙兆久被赶来救援的战友从瓦砾废墟中刨出,负伤后的他转至后勤部队成为了一名泥瓦匠,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起三代人的钢铁情缘,孙承碧脸上总是有着藏不住的自豪感(央广网记者 刘欣荣 摄)

1954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帷幕正式拉开,复员到鞍钢的孙兆久得知正在筹建的包钢急需建筑工人,便毅然和8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一起来到包钢,大家手拉肩扛小车推,齐心协力在戈壁荒漠上建起雄伟壮丽的高炉。五年后,孙兆久还光荣见证了周恩来总理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的历史时刻。在包钢工作的25年间,孙兆久还被国务院抽调参与人民大会堂、青海市金银滩原子城221厂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1976年,唐山发生7.8级特大地震,孙兆久再一次动身前往唐山支援震后重建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使命和初心。

1975年,孙承碧的父亲孙家敏结束知青生涯抽调回包头进入中国二冶机电公司工作。1992年,包钢开始筹建建厂以来容量最大、应用技术最为先进的现代化高炉—四号高炉,当时高炉计算机编程和电气安装调试工作主要由国外供货商完成,机电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历时28个月,孙家敏与中国二治10多个参战单位职工在50万平方米的施工战场上昼夜鏖战,四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创造了中国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在此后19年的服役生涯中,4号高炉共计产铁2742万吨,是包钢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功勋炉、长寿炉。其间,孙家敏还参与了包钢4号转炉、大连铸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心智和汗水续写着父辈事业的壮丽与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钢股份钢管公司生产线(央广网发 白立新 摄)

在父辈的影响下,“钢铁”犹如一粒火种时刻激励着孙承碧,在他的青春岁月中烙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1998年,18岁的孙承碧走出校园,带着对炼钢行业的向往和父辈的殷切嘱托迈入包钢。“入职那天,我感觉自己肩负着祖辈父辈的‘钢铁梦’,希望能为这个企业做大做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孙承碧从一名普通炉前工干起,26年脚踏实地潜心钻研,让他练就了炉火纯青的炼钢技术。铁水奔流、钢花璀璨,孙承碧从炉前工一步步成长为炉长、包钢首席技能大师,先后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包头工匠”“转炉炼钢工首席技能大师”等称号。

“炼钢是团队作战项目,仅凭我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得几根钉,只有大家能力都提升了,才能让炼钢整体水平取得新突破。”孙承碧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转炉炼钢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定期开展转炉操作方法等专题培训,整个炼钢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不仅仅是技术,我还要将老一辈包钢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给我的徒弟,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发光发热。”

谈到今年是包钢建厂70周年时,身为“钢三代”的孙承碧十分激动,他说:“我们一家三代人有幸经历包钢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从‘建包钢’到‘强包钢’的转变,是无比荣耀的事,但同时也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

岁月更迭,不变的是像孙承碧一样的新时代包钢人,无论在何岗位,都始终默默坚守在这片土地,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努力实现着自我价值,奋力书写“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时代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