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弘扬和传承文山地名文化,文山州民政局联合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开设“七彩地名我来讲——文山地名”专栏,讲述文山地名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今天一起走进广南县
广南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云南通边达海南下两广的主要通道节点,被誉为茶马古道、滇铜南运的“滇桂走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孕育了广南句町文化、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等绚烂的民族文化,使广南成为中国铜鼓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稻作文化发祥地之一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2022年6月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22年12月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2023年1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4年5月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县名探源】元至元十四年(1277)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广南府。“广南”最早是一个涵盖了岭南“五管”的区域名称,之后演变为一地、一城的行政区,今为广南县所有。今广南地名有两个语源,一为壮语直译,“广”—“根源”,“南”—“水”,“广南”即“水之源”,“广南”是壮语地名,是汉语对于壮语地名的沿用;二为元置广南西路宣抚司的省称。
而今的广南努力打造“天之广·云之南”的城市品牌形象,“广”—体现广南人的格局、气度、胸怀和包容;“南”—体现广南所处的具体方位,位于彩云之南的东南方,即:美丽的世外桃源。
【历史沿革】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句町置县,属牂牁郡;蜀汉、晋、南朝改隶兴古郡;宋朝以邕州为据点所辖特磨道,治所在广南;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南西路宣抚司设广南府;清乾隆二年(1737),增设宝宁县,为广南府治地;1913年废府,改为广南县,隶蒙自道(治在蒙自);1949年2月17日成立广南县人民民主政府,后规范为广南县人民政府;1958年4月1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文山州。
【文化底蕴厚重】广南历史悠久,有侬氏土司衙署建筑群、雁塔、文庙等古建筑,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贞节石牌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忠烈祠、护国寺(又名太阳庙)等。有牡宜遗址、大阴洞遗址、六郎城遗址、阿用古城等历史遗迹。广南是世界铜鼓文化发源地之一,全球出土的8种铜鼓类型中,广南有5种42面,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印记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1919年出土的广南铜鼓铸工和纹饰最为精美,被称为云南铜鼓之冠,是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广南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世居的汉、壮、苗、瑶、彝等民族至今传承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列入国家、省、州、县非遗保护名录共91项,其中:壮族彝族铜鼓舞、广南沙戏、彝族葫芦笙舞、弄娅歪、皇姑节、花街节等分别纳入国家、省级非遗项目。
【自然风光秀丽】广南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主要拥有丰富的矿产、旅游、水能和特色农业、生物等资源。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油茶基地县、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有八宝贡米、高峰牛、广南铁皮石斛、底圩茶等国家地理标志。是“中国八宝米之乡”“中国广南铁皮石斛之乡”,全球主要的野生蒜头果种质资源保护地和蒜头果产地。广南地质构造特殊,自然风貌独特,喀斯特地貌显著,县域内有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坝美世外桃源旅游景区、西洋江大峡谷景区);1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南句町欢乐世界、玄天幻境景区、千年壮寨马碧景区、拖派景区、西洋双湖旅游区、三腊瀑布景区、八宝龙华秘境生态旅游度假村、八宝水乡田园综合体、六郎城·仙草秘境、广南古城句町王城景区、五福山万花岭文旅融合产业园景区、中国抹茶农垦庄园旅游区等);12个村获批国家级传统村落。成功创建中国八宝农业公园,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等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厚重。
广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河壮丽,古色、红色、绿色相映成画,历史、人文、山水交融辉映,四季可游、可观、可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