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的时候可能听说过,如果晚上不睡觉,大人会吓唬你们,大概就是那种“某某某过来把你抓走吃了之类”的。当然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少儿心理健康,这样可能会更不敢睡觉了。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各个地方风俗各异,所以用来吓唬小孩儿的睡前故事一点儿也不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红楼梦》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薛蟠行酒令的“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早年大人们吓唬小孩说“大马猴来抓你、麻胡子来吃了你”,都是有类似读音的名词,有的说法说马猴是一种怪物。这个词本来指的是山魈(别怕,它是杂食动物,不会咬人的)或大型猕猴,但是在山东一带农村“马猴”指的就是狼。有的歌谣说:“红眼睛,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叭叭响,爱吃活孩子(或者说单/只背哭孩子)……”说的就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怪兽,意思是告诉小孩儿晚上乖乖躺在家里睡觉,不要出去,外头有怪物会吃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马猴”看上去虽然长得不帅,但是它确实不会吃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马猴或者麻胡子这些真正谐音背后的可怕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唐代李匡乂在《资暇集》卷下说:“俗怖婴儿曰‘麻胡来’。”宋代《野客丛书》中也说到:“今人称‘麻胡来’,以怖小儿,其说甚多。《朝野佥载》云:伪赵石虎以麻将军秋帅师。秋,胡人,暴戾好杀......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又《大业拾遗》云:炀帝将去江都,令将军麻祜浚阪。祜虐用其民,百姓惴栗,呼‘麻祜来’以恐小儿,转祜为胡。”可见“麻胡”一词历史悠久,而且用来吓唬孩子的“功能”也是流传至今了,也许是因为与狼有着暴虐害人的共同点,才用来称呼狼。

“非麻胡”出自唐代李济翁的《资暇集》卷下,标题为《非麻胡》。原文中提到:“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民间恐吓小孩时会说“麻胡来”,但实际上这是指隋朝的大将军麻祜。麻祜字叔谋,因其性酷虐,在隋炀帝时期开掘汴河时,威风凛凛,以至于小孩们见到他害怕,互相恐吓。麻祜之所以被恐吓小孩,与其凶狠的性格和外观有关。他长得一副凶相,脸上横肉多,还有一脸络腮胡,胸前长汗毛,看起来非常可怕。根据一些历史记载,他对待手下非常严厉,动辄鞭打不顺眼的人。因此,小孩们见到他时,会害怕并互相提醒“麻祜来”。后来,隋炀帝发现麻祜的所作所为后,将他逮捕并处死。李济翁在《资暇集》中纠正了这个误解,指出“麻胡”只是吓唬小孩的口头表达,并不是真的指多髯之神。

我们总结一下,马猴看来跟姓麻的是离不了关系了。

说法之一:

“马猴儿”这一称谓,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与后赵时期石勒的大将麻秋(麻胡)有些关系。麻秋作为一位来自太原的胡人将领,以其凶猛残暴的性格和神秘的身份著称。据唐人张鶿所著《朝野佥载》记载:“后赵石勒将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xiao1,虎吼之意)险鸩毒。”这段描述揭示了麻秋的凶狠本性,他的存在在当时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怖色彩。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个被描述为残暴无比的麻秋在道教传说中竟被尊为长寿女仙麻姑的父亲。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37所述:“麻姑,为后赵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飞升,政和中封真人。”这一记载赋予了麻秋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使得这位曾经在人间制造恐怖的胡人将领,在死后被神化为一位道教仙人。

说法之二:

在《隋遗录》中,唐人颜师古描述了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准备前往江都时的一幕。当时,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隋炀帝命令云屯将军麻叔谋负责疏浚黄河入汴堤的河道,以确保巨舰能够顺利通行。然而,传说(记住,这是传说)麻叔谋在执行任务时手段残忍无比,他使用铁脚木鹅来探测河水的深浅,如果木鹅停下来了,他就认为那些正在挖掘河道的劳工不够忠诚,下令将他们处死并抛入冰冷的河水中。这一残酷的手段使得当地百姓闻之色变,甚至在儿童啼哭时,家长都会用“麻胡来”来恐吓孩子,以制止他们的哭闹。这种恐惧情绪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今天依然有所影响。

与此同时,元代学者陶宗仪在其著作《说郛开河记》中进一步揭示了麻叔谋在开凿运河过程中的恶行。他指出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征发民工五百余万人开凿运河,从大梁(今河南开封)至淮口(今江苏淮安),这项工程原本是为了便利水上交通。然而,在此过程中,麻叔谋却借机贪污受贿,甚至收受宋襄公、宋偃王鬼魂的贿赂(由于有人恨他,怎么说的都有,这是牵强附会)。尽管他承诺不伤害任何坟墓,却擅自改变了开挖线路。此外,他还命令部下蒸食民间小儿(可能多为谣传),这种残忍的行为使得民众对他深恶痛绝。最终,由于奸赃败露,麻叔谋被判处腰斩之刑。受鬼魂的贿赂是政敌编的,当然受人间的贿赂是可能的。

那么在南方地区,家长们是怎么吓唬那些晚上不睡觉的小孩儿的呢?由于南北口音大相径庭,当然和马虎子的谐音听起来不太一样了。

在南方的广大地区,尤其是闽台一带,流传着许多与“老妈虎”或“虎姑婆”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童谣。这些故事讲述了老虎以孩子的外婆形象出现,巧妙地利用亲情来诱骗孩子,从而实施捕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清代学者黄之隽辑录的《虎媪传》,它详细描绘了这一恐怖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将老虎的狡猾与残忍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传说不仅在当地广为流传,和其他地区交叉影响,如徽鲁豫等地也有类似的流传,故事中的老虎形象也具有相似的警示作用。

在闽台地区,关于“老妈虎”或“虎姑婆”的童谣流传甚广,它们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警示孩子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尤其是那些看似面善可亲但实则心怀恶意的人。这些童谣不仅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而且语言直白、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徽鲁豫地区,关于“老妈虎”的传说也有一定的流传。这一传说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成为了人们“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老妈虎子”和麻叔谋的传说并行存在。当然很多学者认为,老妈虎子其实就是麻胡子的谐音。

关于“老马虎子/老妈虎子”的解释,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关系。他们认为,“姑婆”与“外婆”是同义词,都指孩子的外婆;“媪”是老年妇女的称呼;“老妈”则是母亲的另一种称呼。这些解释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使得“老妈虎子”的解释更加合理和可信。

民俗学家认为,这些民间传说和童谣的流变与当地的生态和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地区,人们根据当地的生态和生活体验选择了不同的作恶者来代言“哄睡”或“警惕生人”的主题。例如,在牧业发达的西欧地区,狼被选为作恶多端的形象(因为会吃羊);而在多山的闽越和武松故里的中原地区,老虎被选为恶者的形象。这些选择不仅符合当地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体验,而且也使得这些民间传说和童谣更加“生动有趣”、有震慑力、易于传播。

我国西南地区也有类似传说,比如四川的“熊嘎婆(熊家婆)”和云贵地区的“老变婆/老变妈(也是狼外婆)”,都是吓唬小孩儿不睡觉时讲述的民间传说。

比如那种“婆婆你半夜不睡觉在啃什么?我在吃花生/炒豆子(其实是孩子的手指和脚趾)……”伪装成外婆的老妖婆通常是狼或熊变的,在故事当中她们通常会吃掉两个小孩儿当中比较小的那个。这种传说很好理解,因为小孩儿越小就越容易哭闹不睡觉。这个传说体系中也有男性妖怪变成老头儿来吃孩子的,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讲了。因为过去妇女带孩子的是多数,妖怪当然要模仿那个离孩子最近的人。

总之,“老妈虎/马虎/麻虎”或“虎姑婆”等等的传说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都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也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和教育价值。通过这些传说和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民间文化中关于亲情、友情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当然我们到了现代,小孩子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哄睡觉了,因为大家的作业都很多。另外现在家长比孩子刷手机的时间更多,别说吓唬小朋友了,他们自己可能都在忙着刷短视频呢。现在的小朋友可以反过来吓唬一下家长们,告诉他们再不放下手机睡觉,大马猴就来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