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花鼓戏鼓韵流芳

文/金莲玉

作者单位:湖北省麻城市文化馆

东路花鼓戏传唱了数百年,绵延不断。

东路花鼓戏锣鼓敲了几百年,越敲越响。

东路花鼓戏是鄂东地方戏曲剧种。原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俗称东路子。“东路”是相对“西路”而言,以新洲县(注:今武汉市新洲区)举水为界,举水以西黄陂、孝感等地流行的黄孝花鼓戏是西路子花鼓戏,举水以东地区流行的花鼓戏为东路子花鼓戏(注:民国改名为楚剧)。罗田、英山等地又称采茶戏(注:罗田现又称为东腔戏),麻城旧称迓戏。1949年后,统一定名为东路花鼓戏。

东路花鼓戏形成于麻城、浠水、罗田、英山等地,后复流传至黄冈、红安、黄石、大冶、鄂城等地。浠水地区的人始终称其为哦呵腔,麻城则称迓戏。道光二年(1822年)《黄安(今红安)县志·风俗篇》载:“近有不可训者二:曰呀(迓)戏,曰影戏。子弟不列于梨园,节奏不谱乎弦管。呀戏演于昼,其词淫,其态媚,观之易迷;影戏演于夜,其词俚,其音土,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复转,乐此不疲。荒职业而坏人心,莫此为甚!昔河西之讴始于王豹,齐右之歌倡自绵驹,今田夫牧竖竟习其曲矣!"这段话反映了官府对“田夫牧竖”所唱迓戏的诋毁,同时也反映出道光初,迓戏已趋成熟兴旺。知名艺人戴桂亭的师父余八(余柯喜)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师爷柯八爹是清道光年间生人,师爷以上可以察知的还有两辈艺人。此亦为剧种形成不晚于道光之佐证。

  东路花鼓戏的当家主腔为东腔,原称哦呵腔。哦呵腔既是剧种名称,又是鄂东一带花鼓戏主腔的泛称。东腔源于鄂东畈腔、薅草歌、秧歌等,板式丰富,使用广泛,常与对腔、二行、火攻、四平、叹腔等转接。百分之七八十的剧目用东腔演唱。剧种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清戏与汉调的影响。另一主腔二高腔就是受清戏影响而形成的。鄂东在入清以来盛行清戏,活动历史很长,迓戏移植了清戏的《白兔记》《拜月记》等剧目,并用二高腔演唱。二高腔在唱词格式上,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与清戏以长短句为主的曲牌联缀体相去甚远,但唱腔韵味及曲调风格却与清戏相近,显然由高腔演变而来。二高腔不仅用于从高整移植过来的剧目,且广泛运用到其他剧目中,为剧种声腔增添了表现力。东路花鼓戏受到汉剧影响,不仅移植了《四进士》《赶桃合牌》等剧目,还吸收借鉴了汉剧的唱腔板式、打击乐和表演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演出《麻城凤儿》摄/杨金洲

东路花鼓戏形成初期的戏班多为湾村内的自乐班(业余班社)和时聚时散的季节性班社,初冬起班,翌年农忙散班,称为“打交单”。活动形式是唱灯戏,喜庆节日由主东包戏并管饭;二是唱会戏,包场不管饭;三是“偎火炉挡子”,即寒冬腊月,在山区湾、村演出,吃派饭(分散到各户吃饭),戏价低廉,由湾村凑集点花粉钱即可。这些活动形式,职业戏班兴起后也同时存在。据老艺人回忆,同治、光绪年间已有职业班社到豫南和安徽金寨等地演出。演出中,很多是本戏,谚云:“来的来,去(读ke音)的去,不是《红绣鞋》(《桂花树》),就是《卖花记》。”鄂城、大冶、咸宁等地的老艺人反映,很多本戏,如《牌环记》(即《拷打红梅》)、《越墙破镜》《罗帕宝》《凤凰记》《白布楼》、《吐绒记》(即《小鸟金》)、《卖水记》、《双花记》(又名《小卖水》)、《双插柳》、《雷公报》(即《僧打谢光耀》)等均为东路花鼓戏艺人所传教,演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有一些从皮簧剧种移植过来的本戏,如全本《王宝钗》《四进士》《反八卦》《珠砂印》等,光绪年间已见演出。折戏中用二高腔演唱的剧目《扯伞》《拜月》《捧盒》《拷寇》《井台会》《磨房会》《开元寺》《杜公送子》《打猎回书》等,受高腔本影响,唱词动情,但比高腔本通俗,易唱易学。清末民初,群众在田里插秧时,时兴唱儿句《打猎回书》。这些剧本脱胎于高腔本的痕迹比较明显,如《扯伞》中,蒋世隆唱二高腔:“走不动来级级挨,汗巾罗帕卷起来。钮扣松,裙带解,足下褪脱红绣鞋。头上取下金凤钗,足下拨出砂子来,(数板)松松裹带拔拔鞋,又好走,又好挨,我带娘子一路奔走山崖。”这明显脱胎于清戏《奇逢》本: “劝你八幅罗裙高扎起,缠足带儿松放开。汗中与你抹香腮,头上取下玉簪来,玉簪儿轻轻拨开红绣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送戏下乡摄胡光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城县成立了东路花鼓戏剧团。剧团配上了管弦乐伴奏,与人声帮腔并用,发展了传统演唱特色。整理的传统剧目《打猎回书》《杨三笑》《井台会》《陈琳捧盒》等以及创作的现代戏《盘点》《神兵天将》均参加过湖北省和黄冈地区会演。戴桂亭曾荣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剧团还移植演出了《断桥》《御河桥》《屠夫状元》《血泪仇》《杜鹃山》等剧目,演出风格更加多样化。农村仍有一批以演唱东路花鼓戏为主的业余剧团。如罗田与麻城交界处的陈家山(今属罗田县胜利区,旧属麻城县东闾),业余剧团已相传八代人,第二代业余艺人为陈兴太(1845年至1927年在世)。第四代老艺人陈启昌(1907年生人),传戏授徒,弟子数百。东路花鼓戏在鄂东一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解放后,东路花鼓戏得到了迅速发展。业余东路花鼓剧团如雨后春笋遍布鄂东地区,1960年,麻城县剧团正式改名为“麻城县东路子花鼓剧团”其为唯一的一个演东路花鼓戏的专业剧团。该团音乐工作者丁时吉与老艺人徐聘珊、刘玉清等人合作,对东路花鼓戏的传统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了只有人声帮腔无弦乐伴奏的原始形式。剧团还组织了编剧人员整理改编了《血泪仇》《御河桥》《井台会》《扯伞》《珍珠塔》等剧目,还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桃花岭》《银花》《盘点》《神兵天降》《补胎》及新编古装戏《状元泪》等优秀剧目。《御河桥》《扯伞》分别由湖北电视台、麻城电视台摄制播放,《盘点》(附全部音乐唱腔)曾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东路花鼓戏的繁荣和发展为剧团培养和造就了梅本宽、王守义、宋元珍、陶德凯、戴宜兰、王伯元、吴淑珍、周先荣、张汗青、徐文斌、胡红兵、张秀莲、曾美玲、蔡琴等一大批优秀演员。

万分荣幸的是,1974年8月4日,麻城东路花鼓剧团移植的大型现代戏《杜鹃山》,在湖北电视台演播厅为中央主要领导人作专场演出。这一千载难逢的光荣演出,在东路花鼓戏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进入21世纪,东路花鼓戏的打击乐形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规范。打击乐不仅敲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军号,而且会让东路花鼓戏越唱越火红,越走越远。

2008年,东路花鼓戏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曾进京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还三度送戏到川渝,为湖北地区移民后代表演家乡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