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一个夏天,两个年轻人来到宁乡县城的一个寺庙里,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年轻的伟人和好友萧瑜。当时他们两个人相约一同外出游学,恰好来到宁乡一座古寺前。听闻这里有得道高僧,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来找高僧讨教。

老僧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说出了两个预言。当时伟人和肖瑜都没有把预言放在心上,可是在数十年之后却应验了。这两个预言,一个指出了中国的出路,还有一个成为伟人的痛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期间又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志同道合的朋友

说起这个故事,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本文的两个主人公,伟人和萧瑜。说到萧瑜,大家也许没有那么熟悉,但是谈到萧子升想必就恍然大悟了。萧子升就是萧瑜,他和伟人同时受教于老师杨昌济,也被杨昌济称为自己最欣赏的学生之一。

杨昌济曾公开表示,自己所教过的那么多学生中,最受赏识的就只有三个人,分别是萧瑜、伟人和蔡和森。萧瑜于1894年出生于湖南,虽然年纪比伟人小,但是年纪却大了伟人三届。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成绩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瑜的文章写得很好,杨昌济还曾将他文章中的句子摘抄下来以便闲时慢慢欣赏。不仅如此,萧瑜还写得一手好字,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1914年,伟人和萧瑜成为校友,再加上彼此也算得上是同乡,很快两个人就成为了好友。

众所周知,伟人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再加上两个人对中国当时的局势有着不同而相似的见解,因此两个人除了上课几乎就是形影不离。在空闲时间,他们二人经常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为中华民族寻找一条救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伟人来说,萧瑜是温和的改良派,他认为中国可以通过改革来振兴中国。但是伟人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派,认为只有革命才能够拯救中国。观点不同才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两个人也不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影响双方的友谊。

二、临时起意的游学

在1917年的夏天,伟人邀请萧瑜一起游学,实地考察宁乡、益阳等五个县城,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当时他们两个人的行头颇有苦行僧的意思。两个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身上一分钱都没带,衣食住行都依靠别人的帮助,一路上非常地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走来,虽然物质条件很贫乏,但是他们也见识到了很多平常接触不到的东西,阅览了不少的名胜古迹。在这段旅途中,他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来到宁乡的时候,天色渐晚,他们来到了一个古寺前。

据说这座古寺历史悠久,在当地很有名气,于是二人想要在这里借宿一晚。传闻这里的主持是一个很有才学的老僧,于是萧瑜和伟人就想要结识一下。他们二人特地写了拜帖交给老僧,这才得到了和老僧见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人在老僧的面前站立,老僧轻轻看了一眼,就准确的说出了伟人和萧瑜的名字。他们两人都非常吃惊,虽说拜帖上写了名字,但是老僧又怎么知道谁是谁的呢?

老僧看出了他们的疑虑,说道:字如其人,从拜帖的字迹中就可以看出你们二人性格。听到这里,伟人和萧瑜才了然于心,并且非常佩服这名老僧。三人在寺庙里讨论了很长时间,每个人都非常的尽兴。等到第三天的时候,他们二人才准备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老僧提出的预言

在他们转头离开的时候老曾叫住了他们。他先问萧瑜愿不愿意留在寺庙里,在这里度过余生。萧瑜听到这句话很不解,他委婉的拒绝了老僧。他表示自己志不在此,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自己并不愿意留在这里度过余生。

听到这句话,老僧有些失望的表示:只怕你日后也难留在中国。随后老僧转向伟人,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毛施主,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佛教的呢?”面对这个问题,伟人表示宗教就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手段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僧接着问道:“那么上千年来,佛教是怎么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呢?”伟人思考了一会表示:“是人民信仰,因此得以保存。”听到这个回答后老僧沉默了一会,他看向伟人表示以后佛教的存亡就在你了。两个人都不明白老僧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老僧却不愿意再说些什么了。

离开寺庙后,两个人都收获破丰。可是没有想到,老僧对他们说的两句话都一一应验了。在游学之后伟人投身革命,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共产党。前文也提到,萧瑜推出改良,这就注定他和伟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瑜在游学之后不久就去国外留学了,回国后就职于国民党。这两个曾经的好友最终成为敌人,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奈而又可惜的事情。萧瑜坚定的信仰无政府主义,就算在国民党倒台后也没有改变。1949年,萧瑜跟随国民党去往台湾,后来辗转去往乌拉圭度过余生。

好友的离开成为伟人心中的一大痛事,并且后半生两个人再也没有见过。老僧还有一个预言也在后来被印证了。虽然伟人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也明白有很多人信仰宗教。于是在建国之后,伟人对待宗教采取了不推崇也不打击的政策,让宗教继续在中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对于这两个预言,孰真孰假如今也无法判断了,但是游学经历必然是真的。据说在1956年,伟人还曾嘱咐当地的工作人员好好保护这座寺庙。对于伟人来说,这座庙承载了他和好友的回忆,是值得纪念的地方。

曾经的好友最后分道扬镳,伟人心中一定也是万分可惜。如果萧瑜能够和伟人走上同一条道路,那该是多么美好。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的友情走到尽头也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