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宣教,而是让群众把知识记在心里,这才是我们的工作成果。”近日,在提起自己的工作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彝女宣讲队成员罗洪阿呷自信地对记者说。

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受地理因素、人文风俗等客观条件制约,安全宣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

为了增强群众汛期安全意识,面对地理环境、语言交流、常识习惯等多方面困难,该州各县市从宣传队伍和方式上入手,打造符合民族地区特点且宣传能力强的特色宣传队伍,让防汛减灾知识和安全意识真正扎根在群众的心里。

金沙江畔生动宣讲

8月10日,彝族宣讲队队员吴沙尾带领7名宣讲员,来到金阳县对坪镇脚窝村,她们手拿最新制作的防汛减灾安全画册,背上还背着实用的防汛宣传口袋,“老乡们喜欢这个。”队员衣果拿出袋子笑着说。两人一组,姑娘们切换语言模式,提醒群众不要涉足汛期安全风险较高的地方。

“涨水河道不要玩,山间异响赶紧撤。”为了解决安全知识宣讲不接地气的问题,队员吉戈莫日牛提出了创作宣传的顺口溜的想法。“我们根据每个村寨的情况量身定制宣传方法,比如,这个村寨附近有河流,汛期有地灾风险,我们就进行防汛宣传,顺口溜就围绕着防汛来编。”吉戈莫日牛说。

在各村,姑娘们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唱着,一个个即兴的、带着“热气”的作品在灵感的碰撞下,不断出新、优化,其中几部作品在村舍间流传开来,在村舍间的应急广播里定期会出现她们的声音。

“卡莎莎哦,嗻!(彝语:谢谢,好)”老乡们真诚地为结束宣讲的姑娘们点赞。宣讲队员走村入户、双语宣教的方式得到群众好评。

2023年5月27日,金阳县第一支安全宣传彝女宣讲队完成组建。

截至目前,该队伍已经完全成安全宣讲1200余场,覆盖人群10万余人。为确保宣讲队伍的专业性,金阳县应急管理局对宣讲队伍成员选拔制定了标准。

“我们从县应急局、县防汛防地灾专班、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等对应部门抽调女性骨干力量,她们精通彝语和普通话,有助于宣传工作更好地开展。”金阳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杨峰说。

儿童有了宣教责任感

“阿普(爷爷),一定要再三告诫您的孙子、孙女不要下河游泳。”近日,11岁的吉则拉日拿着手中的宣传册向身旁的爷爷讲述着防汛知识。

当下,凉山州正处于汛期,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暑假,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于是,普格县应急管理局与县教育局一起组建了一支66人的儿童安全宣讲队。

孩子们在成为宣讲队员之前,相关领域的老师们会为大家上一堂为期3天的安全知识速成课。课堂上,来自县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孩子们认真记笔记。速成课通过向儿童普及安全常识,让孩子们有了宣教的责任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路上,孩子们有的身着彝族服饰,有的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精气神十足。

“同学,如遇溺水,要积极利用水中漂浮的树枝、泡沫板等实施自救。”除了发放传单、宣传安全知识,孩子们还示范安全逃生的动作。因为有了这群热情的儿童宣讲员的助力,群众们纷纷停下脚步认真倾听,还有人主动与儿童宣讲员互相问答、拍照留念,氛围温馨而热烈。

截至目前,儿童安全宣讲队已集中开展安全宣传130余次,实现了用学生的“小手”带动社会的“大手”,让安全知识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安全理念从书本里活跃到群众间。

安全歌曲朗朗上口

在布拖县,一群身着彝族服装的孩童正围绕在弹奏钢琴的老师身边,唱响了《防汛减灾我知道》这首歌。“当时,学校正在征集防汛减灾创意类作品,作为音乐老师,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为汛期安全宣传做点什么。”布拖县民族小学的马文有介绍。

彝族人民热爱音乐,当歌曲写成时,需要用童声来演唱。孩子们纷纷报名,都想成为这首曲子的首唱者。镜头里,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清朗的歌声让“安全”二字更加灵动。

“其实,歌曲从创作到发出,还经历了一些小插曲。”马文有微笑着回忆创作历程。

创作期间,为了音律的和谐,他曾试着将歌曲中的部分词语改为更顺口的近义词,但在征求意见时,校方提出了不妥。“他们告诉我,涉及防汛减灾的字句,我们一定要说得准、说得细,不能有马虎和偏差,每个字的后面都系着生命安全。”经历了三稿,歌曲终于迎来了“出生”。

安全旋律的创作热潮,在凉山州各县市陆续出现。在德昌县,一群傈僳族姑娘创作出了7首安全常识歌曲,内容涵盖防火、防汛等领域安全知识。在木里县,摩托车骑巡队员自发创作了以《安全骑巡展风采》为代表的系列原创歌曲,队员们从村舍间、森林间来到了镜头前,这些作品凝结了大家珍贵的宣传历程和宝贵的经验,她们渴望用这样的方式让群众一起参与进来,关注安全。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四川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