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地、光荣之城。上海黄浦,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首个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模范消防中队”车站消防救援站就驻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授称25年来,车站消防救援站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养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引领下砥砺前行,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实际行动赓续荣光,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9次、集体三等功31次,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12次、厅局级荣誉66次,让模范的旗帜高高飘扬、愈加鲜亮。
“模范”之旗
“模范”之旗,从何而来?答案就是,靠过硬的战斗力,从火场上拼杀出来的。
长篇纪实文学《蹈火英雄》记录着车站消防救援站的32次硬仗决胜、67次比武夺旗,勾勒出车站消防救援站以训战起家、靠能战立身、因胜战成名的崛起之路。
1998年东航客机迫降救援、2003年上海地铁四号线工地塌方救援、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1年上海地铁十号线列车追尾事故救援、2019年上海昭化路建筑物坍塌事故救援、2022年上海外高桥发电厂除尘器倒塌事故救援……授称25年来,车站消防救援站成功处置各类警情2300余起,救助疏散被困群众310人,“模范”旗帜总是飘扬在任务最艰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叉子”精神
累累战功,靠的是平时练就的深厚“内功”。
把优秀当达标。在车站消防救援站,无论身份、无论岗位、无论新老,每个人都自觉把“优秀”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队里自创“魔鬼训练法”,不懂的就学、不精的就练,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千遍。高强度的训练让官兵们双手发抖,连筷子都握不住,但没有人想到把训练强度降下来,干脆直接改用叉子吃饭。时光荏苒,人员更替,“业务样样精通,指战员各个拔尖”的标准没有变,用叉子吃饭的传统也没有变。
一把“叉子”,折射的是一代代车站人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战斗精神,见证了“模范”的旗帜走出营区、走出上海、走向世界:2003年,巴塞罗那世界警察消防员运动会,唯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0层楼负重登顶的亚洲人来自车站;2011年,全国消防铁军比武竞赛,带队摘得综合技术救助操和山岳救助操两顶桂冠;2018年,整建制参加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体能达标考核,综合成绩稳居全国第一;2019年,参加全国首届“火焰蓝”对抗比武竞赛,随队勇夺一个单项第一、一个单项第四……
“让‘车站’上”
苦练加巧练。从单一灾种到全灾种、大应急,单靠以往“量的累积”,已经无法实现战斗力“质的提升”。面临新的时代课题,车站指战员很清楚,苦练的“传家宝”不能丢,巧练的新方法不能少,靠苦练加巧练才能找到战斗力的新增长点,才能永葆“急难险重关头让‘车站’上”的铁军风采。
直面超大城市核心区消防救援所急,车站消防救援站踏上了破局之路——创新6种火场适应性训练科目、9种典型对象战术操法;推行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绳索救援等“一班组一专业”主攻方向;组建无人机飞手队,开发过压堵漏器、多功能消防安保背心等实用装具;深耕CFBT烟火特性训练,研发沿街纵深商铺、老式单元楼、垂直筒子楼等“火灾模型屋”;钻研楼梯间水带管理技术、狭小空间架梯技术、复杂空间战术性通风技术等战法,在总队基层指挥员培训上广泛推广,改革转制以来,车站消防救援站连年获评总队执勤岗位练兵优胜队站,先后获得总队灭火救援实战难题破解竞赛沿楼梯铺设2盘水带、单车平地铺设200米干线水带等5个项目2个第1名、3个第2名,主要参与“城市综合体灭火作战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并荣获2020年部局消防救援科技创新三等奖。
2021年,高丰路某生物科技公司发生火灾。在重型机械无法展开的情况下,如何突破多层复合式混凝土这道“铜墙铁壁”,大家的选择高度一致——“让‘车站’上!”在指挥员王春明的指挥下,车站消防救援站攻坚组登上屋顶,靠自主开发的“一切、二凿、三砸”破拆法,仅用18分钟就突破了厚达20厘米的高强度混凝土,打开了至关重要的排烟通道。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1999年4月,沪太路某化工厂发生火灾,经过17个小时的艰苦鏖战,每个人都口渴难耐、嘴唇干裂。时任指导员蒋俊浩找到一个热水瓶,倒出来的水仅有半杯。他把杯子递给身边战友,但“十几个人传下来,水还是半杯子”。时至今日,条件越来越好,保障日益完善,但“半杯水精神”留了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申城消防卫士”杨长发是一名攻坚组成员,已经荣立“战功”6次。谈到火场上的英勇表现,他说,“就一门心思把火灭掉,把后背交给战友,没有别的顾虑”。他的话是对车站消防救援站战友如兄弟、团结似一人的真实写照。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25年的栉风沐雨,赋予了“模范消防中队”的旗帜更光辉的色彩。开启下一个25年,车站消防救援站正满怀信心、擎旗奔跑,奋进在中国特色消防救援新路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