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苏杰生连任印度外长以来,与中国的交流便一直引人注意。

因为他不同于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的戒备,反而更希望靠着中国能够走上发展高速路,所以频繁地向中企抛出橄榄枝。

可莫迪政府的态度在前,中国真的能会再次重蹈覆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中印边境上的一场摩擦,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随即,印度政府开始对在印度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施加压力,仿佛这些企业一夜之间就成了"不受欢迎的客人"。

今年,莫迪已经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将经济发展置于首要位置,他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十年内让印度的经济和出口规模翻倍,将这个南亚大国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

这个目标听起来振奋人心,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印度财政部的智囊们绞尽脑汁,最终提出了两条可能的发展路径:要么加大从中国的进口力度,深度融入中国的供应链体系;要么吸引更多的中国直接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它们折射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印度政府曾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在今年7月底,中印两国外长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印度外长苏杰生一改往日的强硬态度,承诺要维护边境和平,推动边境事务磋商。这番表态犹如春天的第一缕暖阳,融化了两国关系的坚冰。紧接着,印度派出了代表团来华,商讨具体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3日,一则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环球网报道称,印度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工作小组,目的是加快审批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投资提案。印度《经济时报》更是将此事形容为"意义重大"。

这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经济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似乎代表着印度政策的巨大转向,但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印度政府表现出了对中国投资的渴望,但这个话题在印度国内仍然敏感得如同一根绷紧的弦,稍有不慎就可能断裂。

苏杰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解释,印度从未拒绝与中国做生意,只是需要考虑在哪些领域、什么条件下开展合作。

而这番话语中的谨慎和矛盾,充分反映了印度政府的尴尬处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工业联合会全国电子委员会主席夏尔马的一番话,更是道出了印度的无奈。他坦言,印度仍然需要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一方面,印度渴望中国资本的回流;另一方面,他们又设置了诸多障碍。

据资料显示,印度政府对中企进入市场的审查异常严格,故意拖延发放中国技术人员的签证,甚至不允许中国公民在印度运营的公司担任关键行政职务,还限制中企在印度公司中占据多数股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措施无疑给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印度的营商环境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将印度认定为"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这个评价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印度政府的脸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有超过400家大中型跨国企业选择从印度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政府频繁对外国企业开出天价罚单的做法,更是让投资者心生畏惧。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因"外汇违规"被罚数十亿人民币,另一家中国手机公司被迫出售51%的印度业务股权。

就连美国企业也未能幸免。美国汉堡王公司对印度当地同名餐馆提起的侵权诉讼,竟然被印度法院驳回。这个案例不仅让人哑然失笑,更加深了外国投资者对印度法律环境的担忧。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印度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谓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因为中印之间至今未恢复直航,这给人员往来和商务活动带来了极大不便,而在印度建厂的企业需要考虑制造成本、人员培训等诸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印度政府过去的"前科"让中企心存警惕,再加上印度国内不时渲染的反华情绪,更是给在印发展的中企造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对中国企业是否应该投资印度,人们的看法也是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持者认为,印度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而反对者的声音同样响亮,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印度营商环境恶劣,甚至流传着"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说法。还有人担心,帮助印度崛起后可能反过来对中国造成威胁。

在这场大戏中,莫迪政府的角色颇为微妙。他们一方面渴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推动印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依赖中国会带来潜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矛盾心态,导致了印度政策的摇摆不定。

莫迪政府的这番折腾,到底值不值得?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回到了原点,甚至不得不向曾经排斥的对象示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正是印度政府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特别是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开放、包容和务实的态度,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短视的保护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政府的政策转变,或许标志着印度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融入全球经济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欢迎所有抱着良好态度、愿意合作共赢的国家,但若仍不怀好意,我国也会继续强硬,维护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