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写到的寺庙庵堂道观很多,不用说都是有其寓意的;这里只聊本人觉得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有意味的四座,看看它们与时世有什么关联。
一、葫芦庙
葫芦庙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
“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我对葫芦庙印象不坏,因为它还能容纳了当时穷困潦倒上京赶考的路费都没有的读书人在庙里长住,更因为它旁边就是甄府,主人甄士隐是一个十足十的好人。
当然,葫芦庙终究不是一个好所在,先是失火殃及甄府,使甄士隐一家还没从失女之痛中缓过来,又没了家;后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曾经寄身其中读书凭着甄士隐的资助一飞冲天的贾雨村与曾经的小沙弥联手乱判了甄英莲拐卖案。
这“葫芦”不是“糊涂”,而是聪明算计的“胡乱”。
二、智通寺
此寺出现在第二回。这个时候贾雨村被革职,正应林如海之聘在林家教林黛玉读书。因黛玉母亲去世,黛玉哀伤,连日不上课,这一天贾雨村就到郊外游玩,看到了智通寺:
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看了,就想到"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就想进去交流交流,但进入寺中,却发现“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贾雨村一看,“便不在意”,就是有点瞧不上的意思了;不死心之下,再“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就彻底没趣了,马上出来找小酒馆喝茶酒去了。
这里显然是在讽喻了。贾雨村这一进一出,恰好证明“智不通”。
那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太现实了,人们岂不正往往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嘛!那个龙钟老僧,可也不正是此中人?
如贾雨村,在多年后流放千里的路上,他应该会回想起在扬州城外看到智通寺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此时,他想做个龙钟老僧,也已不可得了。
三、铁槛寺和水月庵
这里把铁槛寺和水月庵放在一块儿说,因为它们关系密切。
它们出现在第十五回。
铁槛寺:
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庙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
这铁槛寺也就是贾府的家庙了。
再看水月庵:
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那时候秦可卿死了,宁国府大操大办,铁槛寺就是停灵之所,而水月庵就是王熙凤带着宝玉和秦钟休息的地方,主持老尼净虚和贾府关系密切,说白了贾府就是水月庵的大金主。
妙玉自号“槛外人”,来历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而范成大的诗句也是从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的两首诗里化用的:
一首是《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另一首是《世无百年人》: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权大势大家大业大的,都希望阶层永固,二世三世百世千世不变。贾府当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有铁槛寺,只可惜终究逃不了一个“土馒头”,都是“镜花水月”而已,免不了要被鬼笑。
其实可笑的是把家业做大做强,然后想着江山永固的一代。后来的人有几个认认真真“作千年调”
的?都是且顾眼下而已。
像贾氏二府,特别是宁国府,铁槛寺好好供着,但贾敬学道修仙,最后乱吃金丹把自己给整死了;贾珍、贾蓉只知吃喝玩乐,怎么刺激怎么来,道德伦理都丢完了。
就算是铁槛寺,也成了贾府小和尚小道士的总管贾芹为王称霸,窝娼聚赌的场所。
水月庵,也就是馒头庵呢,不仅上演了秦钟和小尼姑(宝玉和秦钟之间是否有什么不好乱说)的风月事,还有王熙凤为了3000两银子与净虚达成了拆散一桩姻缘的交易(出家人管俗世事,且害死两条人命)。
实在是不可描述。尤其是净虚,听起来干净,实在是太脏了。
这场面,是不是已经预示了贾府的没落呢?
这个话题就说这么些,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