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通讯员 张辉 记者 李孝华 )夜幕降临、秋风习习,9月10日晚上8点,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的公益电影现场,100余名党员群众围坐一起,五一村理论宣讲小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道德模范好人好事;镇法治宣讲小组以问答互动、有奖竞赛、以案释法形式开展了法治宣讲,让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着的新知识深入人心、热在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今年以来,在汉阴县推动公益电影进乡村的同时,一场场“映前三讲”浸润着辖区群众的心灵,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以案释法宣讲、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宣讲,营造出热烈的宣传氛围,实现了传播新知识、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截至目前,辖区“映前三讲”超过500余场,受众居民群众超过6万人次。

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哪些部署,“国企带镇村”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哪些收益,2024年新生儿参加居民医疗保障有哪些政策,“千万工程”怎么干……在五一村“映前三讲”现场,宣讲员吴大刚结合村情民情,以“拉家常”的方式让村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觉得‘国家开大会’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关系,现在听了宣讲,觉得一些政策和我们农民息息相关,无论是农业农村发展、医疗教育,还是就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掌握……”村民刘学民说道。

用“接地气”的百姓语言讲述“冒热气”的惠民政策。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员,吴大刚深有感触,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就是要贴近群众,把党的声音传入寻常百姓家,把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用乡村变化和身边故事感染人,让村民群众在情理交融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

据了解,为高效传播党的声音、全面准确宣传惠民政策,今年以来,该镇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依托“映前三讲”,建立以“在职干部、老党员、新乡贤、人大代表、退休老干部”为主体的宣讲队伍,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坚持用“乡音”传播“党音”,确保把理论讲准讲实讲透彻,采取“庭院式、话剧式、互动式”情景课堂,以“小环境”解说“大形势”,以“本土味”阐明“大道理”,让基层党员、村民群众接受创新理论,激发内生动力,汇聚发展合力。

普法明理“法”守安宁

“子女虐待父母,情节严重的,还能继承遗产吗?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立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这样规定的……”月河村“映前三讲”法治课堂上,法治宣讲员沈波正在为前来听讲的村民普及法律知识,通过以案释法,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为群众送法律、送服务。同时,结合平安建设工作,以“有奖问答式”宣讲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普及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知识,普法学法现场氛围十分浓厚。

“现在邻里关系和谐了,家庭矛盾纠纷也少了,大家遇到涉法问题也有了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了。听法治宣讲效果很明显。”汉阴县城关镇月河村支书沈虹介绍,“映前三讲”的法治课堂强化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对推动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推动“映前三讲”法治课堂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今年以来,汉阴县以“精准普法乡村行”为目标,聚焦不同领域、不同对象,落实“精准滴灌式”普法宣讲,宣讲前组织宣讲员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心声,按照群众想听什么讲什么,群众涉及什么讲什么,群众不懂什么讲什么的原则,推进法治宣讲声声入耳、条条法规深入人心。

将法治宣讲融入到公益电影放映前,让群众在纳凉休闲的过程中学法用法,寓教于乐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了法律知识。“每一场公益电影前的‘映前三讲’都会安排一堂法治课,同时,安排法治志愿者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册、涉及婚姻家庭保护、反电信诈骗、禁赌禁毒宣传彩页,有效推动了平安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汉阴县城关镇宣传统战委员龚小艳说道。

弘扬正气“德”育文明

“把精神文明融入群众生活,激发奋进力量,建设精神家园,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汉阴县“映前三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该县聚焦群众对精神文明理论宣讲需求,充分挖掘汉阴孝义善举内涵和家风家训文化,在“映前三讲”阵地搭建“道德讲堂”平台,构建“爱国守法、孝老敬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宣讲品牌矩阵,用汉阴辖区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陕西好人’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聚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强大传播力的汉阴故事。

中坝村的“映前三讲”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宣讲员张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该村“张氏家训”的内涵以及如何传承“良好家风家训”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自觉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抵制恶俗婚闹、封建迷信活动,为培育良好家风、文明村风贡献自己的力量。村民王刚聆听了宣讲后表示:“乡村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台社区好人好事宣讲小分队成员都是社区居民,他们也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夕阳红明星”。宣讲员成员由“汉阴好人”、退休教师、老干部组成,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为宣传孝义善举、精神文明,他们依托凤台社区“老年大学”,把居民群众亲历、亲闻、亲为的好人好事编排成戏曲、小品、三句半等,在“映前三讲”环节,用艺术表现形式演给观众看,让宣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有社会感召力。

讲故事、举例子、谈变化。一场场文明新风“微宣讲”在公益电影放映前“零距离”传递给群众,通俗易懂的汉阴方言实现了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讲正气、树新风”引领群众在思想上转变,辖区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崇德向善、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