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代的光束再次打亮海南岛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海南的省会—海口,竟然还安静地守望在琼州海峡的南岸。

竟然还有很多人小声地问,“海南的省会不是三亚啊?”这也许就是海口的尴尬,也许,它真的太没有存在感了。

让我们看看海口的个人简历:海口,别称“椰城”,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位于北纬19°32′-20°05′,地处海南岛北部,东邻文昌,西接澄迈,南毗定安,北濒琼州海峡,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海口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当然是拥有超级禀赋的热带城市,但同样的评价,似乎三亚要更为贴切和让人富有向往一些。如果在冬天来到海南,来自北方的寒流会越过琼州海峡,常常会在海口布下大雾弥漫的景象,而且,还有一丝丝寒冷。但当你继续往南,车慢慢穿过牛岭,进入北纬18度之内,气候就会有极大的变化,“牛头下雨,牛尾晴”是常见的现象。到了三亚,你会发现,一扫寒意温暖如春。

这一局面又恰恰发生在冬天,大批的“候鸟人群”去海南是找温暖去了!而海口的温度好像还不太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当然,作为海南与大陆的桥头堡!历史上隶属琼山县,名称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琼州口等。是中原大陆与海南连接不可或缺的地方。尤其是到了近代,它的地位就越发重要起来了!作为海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海南这些年的发展也是举目共睹的。

有一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1年海口市的人口达到287万。海南的总人口突破1000万,全岛年增长率为16.26%!如果没有对比,你可能没有什么感觉,毕竟二百多万的城市,在内地比比皆是,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论述的,但如果你看到全国人口增长数据也仅5.38%,比之足足快10.88个百分点时,你是不是有所感触?毕竟人口的流动量是彰显一个地方发展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不信,你看中国人口流入最快的区域,普遍是经济发展比较乐观的地方。

这里面的原因,当然离不开自贸港政策的助推!如果熟悉海南发展的人会知道,这应该是海南千载难逢一次超级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口世纪大桥Haikou Century Bridge

一、海口当下的机遇

海南建设世界自由贸易港,这是国家对海南的最高定位和期望。

可以说国家给予了它超越世界任何地方的开放尺度和权限,几乎等同于将这块土地推到全球的眼前,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贸易原则都会朝着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与它对标的地方都是香港、迪拜、新加坡等世界级的区域,而且,由于它的开放程度高、开放区域大,所以发展前景超乎想象。

如果你还在质疑它发展速度,那就看一看国家对自贸港的总统规划,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二是到2035年,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三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在此,我们看一下海口的天然优势。

海口由本岛海南岛(部分)、离岛海甸岛、新埠岛组成,总面积3145.9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4.4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61.44平方公里。海口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一流,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之首,绿化覆盖率43.5%,被世界卫生组织选定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地。通行闽南语海南方言。海口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曾荣膺由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16年获评“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

海口,这些个称谓,在这个全球形势错综复杂及国家经济向深度发展的重大时机面前,似乎都显得轻描淡写。

毕竟这座岛承载着国家对它的最高期望,而海口是这最高期望的核心,也是自贸港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皇冠之上的夜明珠,它的地位也远不是知名度比它高的三亚所能超越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海口曾经的错失

人们常常会说,海南曾经历三次让人心潮澎湃的重要时期。

第一次,从1984年6月起,孤悬海外、百年寂寥的海南岛突然成了一块骚动的热土。年初,邓小平南下,他针对海南说过一句话,“如果用20年的时间把海南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就是很大的胜利”,此言被当成中央精神传达。

海南也躁动起来,很多人夜不能寐,当时,国务院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这个文件,直接把海南推向了汽车走私的天堂。

第二次,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独立出来,成为海南省并设立特区,那个时间深圳的发展已经粗上规模,而海口,却在探索与模仿的路上,在房地产开发的路上越走越远。

地产泡沫时期,以四大银行为首的资金,包括大型国企以至乡镇企业和民营资本的大量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当时流传着“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房产泡沫在急剧膨胀后陷入了崩破。当时海南城市人口100多万,房地产公司就1.3W,平均80人一家地产公司。

资料显示:1988年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则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比1991年增长257%.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达到顶峰,为7500元/平方米,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呈现急速回落趋势。最终,房地产泡沫破灭,海南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烂尾楼。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成就了一批后来的中国富豪们,比如最近将中国资产清零,不断上热搜的SOHO中国老板潘石屹,就是在这个时期的海南挖的第一桶金。

第三次,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国际旅游岛初步定位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旅游岛。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初衷是好的,但发展的过程还是有问题,比如很多土地本是用来开发景区,但在操作层面,变成了搞房地产,在这一轮的发展过程中,海南不但去化了早些年的很多烂尾楼,很多开发商把海南最优质的的湾区圈占,开发成住宅小区,直接的结果就是房价在经历了十年的低潮后,再次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海口和三亚。还有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海南物价的飙升,海南本地人就有意见了,他们不但没有享受到因房价暴涨带来的红利,却直接承受了物价上涨后的生活压力。于是,在这一轮国际旅游岛的发展中,海南地方财政依然是土地财政,这和国家发展旅游岛的初衷再次相违背。

纵观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经济总是呈现波状推进,海南在经历建国后三次的机遇之后,依然没有探索出一条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国际旅游岛的定位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海南地产化的升级,但主观上,这个定位依然具有可展望性,于是在新的国际背景下,海南新的机遇来了。

2018年9月,海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2020年6月,自贸港蓝图出炉。从自贸区到自贸港,一个字的差别,背后深意大不同。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改革开放“试验田”,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自贸港的重点不在于可复制可推广,而是强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与自贸试验区相比开放领域更广,开放程度也更高。自贸港不仅是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探路”,更重要的是成为开放高地。

海口在每一次历史机遇面前,都是排头兵,84年搞开放是汽车走私是集散地,88年建特区是省会和经济枢纽,2010是建国际旅游岛是决策中心,这一次打造自贸港依然是发展核心和经济重地,所不同的是,从国家到海南,这些年探索的经验,让大家终于对自贸港的未来,有些期许和心中的妥帖。

海口,自贸港向世界迈进过程中,最先亮起来的明星,它值得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