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风沙活动和沙尘暴的高发区之一,每当风沙袭来,漫天黄土飞舞,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很多人以为,出现这种现象是环境保护不到位,可追溯来源才恍然,这些沙尘的源头竟然是外蒙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奇了怪了,中国内蒙古大草原远近闻名,外蒙古独立这么多年,在经济增长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连草原都保不住呢?

反观我国,多年来一直坚持防风治沙,但这样的行为却被外国媒体质疑,说中国大规模的治沙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这究竟是真还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治沙弊大于利?

2019年,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标题表示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中国的植树运动可能举步维艰。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治沙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这将会加剧水资源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而沙漠就占据了13%。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荒漠化趋势还在持续扩大中。

为了遏制荒漠化的发展,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防护林计划,用了四十年时间在北部地区种了数十亿棵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每年植树的面积几乎是爱尔兰的全部面积,从地图和成果上看,中国植树的行为确实很好地遏制了沙漠继续扩张,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的植树造林,中国大部分地区正在变得干旱,也就是说,中国治沙工程弊大于利。

那么,如果按照外媒所说,我们就应该放任荒漠化发展吗?蒙古国做的才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为什么不治沙

蒙古国尽管陆地面积广袤,高原草原居多,但从上个世纪开始,蒙古的沙漠化就不断扩大,到现在,超过76%的国土面积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漠化。

我们都知道,沙漠代表着了无生机,不但人类生活不下去,就连很多植物都无法在这里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荒漠化持续发生,那么人类的生存面积势必会遭受挤压。尤其是近年来,蒙古的荒漠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为什么蒙古不治理呢?

早在1996年的时候,蒙古就提出了三十年的计划,他们要防风治沙,预计在2030年减少10%以上的沙漠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28年过去了,蒙古的环境仍然没有任何改善,更像是直接放弃了治沙,其实蒙古也不是不想治沙,实在是无能为力。

究其原因,两个方面成为了致命问题。第一,没钱。蒙古一个国家的GDP,还没中国一个省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国地大物博,交通便利,无论是工业化还是科技化,几乎都是世界前列,这也就令治沙成本大大降低,有技术,有设备,有条件,治沙虽难,但也不至于做不到。

可蒙古,没技术、没设备、没路、还没钱,想要治沙,难上加难。当时由于蒙古的沙漠化主要影响的是我国,所以我国也与蒙古合作准备治沙,再加上国际援助,大家都以为,这应该够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曾想因为治理沙漠价格昂贵,最终仍然收效甚微。在钱不够用的情况下,第二点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治理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如果人们齐心协力把劲儿往一处使的情况下,那么沙漠治理怎么都该有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蒙古国人也不多。整个蒙古国的人口只有344万,其中大约有30%的人口都以放牧为生。在自己生活都不富足的情况下,让他们无偿治理沙漠,谁会愿意呢?

在这一点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蒙古国的沙漠化其中大部分来自于过度放牧,草地的消失让蒙古的沙漠化更加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有放牧就没有经济,在环境和经济面前,蒙古还是先选择了经济。短时间内,蒙古国的选择并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可时间一长,治沙和不治沙的对比立即就显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治沙成果

我国的治沙从上世纪就已经开始,由于当时整个世界都没有防风治沙的经验,我国就只能一点点摸索。

最基础的,就是种植耐旱植物,可这次尝试并没有取得理想成果,因为太急于求成了,导致在没有分析环境影响和树种的情况下就开始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面积并且高密度种植完以后,没想到最后因树种不合适当地环境而失败。不过我国从没有放弃过,在1984年,我国重新进行尝试治理,2002年,我国更是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里面重点强调“因地制宜”。

而后,中国的防风治沙就成为了藻—草—灌(—乔)技术。藻加速土壤结皮,草吸收一些水分固沙,而灌木则在草的外面形成了保护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层层下来,防风治沙就有了很好的成效。如果形成绿洲的话,有了植物,这里的水汽将会进入循环,形成一片新的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个经典的治沙技术——草方格。将草一束束规律放置,然后利用铁锹将草的中部扎进土中,草自然站立,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只有草还不够,在草方格中间,我们会种上治沙植物,一旦生根发芽,防风治沙的效果就已经达到了。

通过多种方式,我国防风治沙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在上个世纪末,我国荒漠化还以年平均1.04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着,现在,我国荒漠化年平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成功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大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国不仅在防风治沙,我们还在治理过程中逐步发展沙漠经济。

在即将治理好的土地上,我们种上了中药材,甘草、枸杞、肉苁蓉等等药材,带领当地走向了致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仔细分析下来,外媒发布的文章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者网:《自然》提醒:中国沙漠造林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选合适树种

有失偏颇的观点

第一点,他们认为治理沙漠的途径只有植树造林。其实我国治沙手段很多,一个“因地制宜”就表明了植树造林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第二点,治理沙漠必须要用到水资源,水资源稀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我国已经找到了多种替代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以灌木代替传统树木,比如说草药与灌木共生,创造经济的同时,还能防风固沙,一举两得。

总之,中国治沙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绿地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表明了我国一直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走,在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面前,中国一直在努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普博览:中国治沙工程被外媒质疑,治沙结果究竟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