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亮(右三)授课现场

扎根煤炭安全科技创新和煤炭安全教育40余年,为煤矿职工的安全撑起一把伞,年过花甲,毅然投身新领域,再为煤矿职工的健康撑起一把伞,袁亮的一段段奋斗故事,书写着科研教育者的“不平凡”。

煤炭工作者眼里的“好总工”

淮南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高峰时期淮南矿务局(现淮河能源集团)有职工数万人。作为曾经的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走在街上,不少人见面仍亲切地喊袁亮一声“袁总”。淮南矿务局的一位干部说,“喊袁总,已成为习惯了”。

1978年,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袁亮以优异成绩考入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地下采煤专业。1982年袁亮毕业后主动要求到煤矿一线从事煤矿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淮南矿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980年到1997年,17年间发生了17起瓦斯事故,死亡近400人。

1996年,袁亮临危受命担任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成为全国千万吨特大型煤矿企业、煤炭部直管矿务局中最年轻的总工程师。矿工兄弟被无情吞噬的惨痛场面深深刺痛了年轻的他,袁亮下定决心,要驯服瓦斯这个“吃人的老虎”。他曾经四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带领技术员和团队成员开展专项研究。当时和袁亮一起下过井的技术员清楚地记得,“去处理瓦斯爆炸事故,那个时候就像上战场一样,袁总忘记了个人的存在,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48小时吃住在井下,让我们深受教育,也深受鼓舞”。

袁亮在创立了被国际同行誉为“袁氏方法”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同时,也为淮南矿务局锻造了一支能啃硬骨头、敢于打硬仗的技术人员队伍。淮南矿区应用研究成果连续21年杜绝了瓦斯爆炸事故,煤炭产量由1000多万吨提高到8000多万吨。

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钱鸣高院士说:“袁亮是我国第一个完整地在一个矿区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将瓦斯变害为宝的人。”矿山瓦斯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这样评价袁亮:“他是第一个提出基于多场耦合理论开展瓦斯治理研究的专家,发现了高瓦斯低渗透煤层群开采瓦斯运移规律,找到了瓦斯富集区,为我国类似条件煤矿高效抽采瓦斯提供了技术支撑。”

莘莘学子眼里的“好老师”

2004年受聘母校安徽理工大学担任“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后,袁亮先后在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煤炭行业院校教书育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上。2009年12月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到一周的袁亮,更是毅然辞去两个重要的实职:淮南矿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更加专注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先后培养了110名硕士、博士,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行业翘楚和相关领域领军人才。

袁亮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培养的首届博士研究生张通,婉拒北京大型央企工作的邀请,选择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从事煤炭安全教育工作。有人问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张通说,“在袁老师身边,能够感受到矢志祖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情怀,这是对年轻人言传身教、行胜于言的激励。客观来讲,我是舍弃了大都市来到了小城市,实际上是我在更大的舞台上拥抱了伟大的时代”。袁亮指导的学生中,像张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职业安全健康学科领域学术新星、国家级创新人才江丙友教授清晰地记得,“袁老师向我讲过他亲历的一件事,他的一位工友因罹患尘肺病,历经痛苦不幸离世,在陪伴工友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坚定要攻克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难题。袁老师讲这段话时痛苦的神情深深震撼了我,也让我感受到从事这份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在袁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青年学子加入到职业安全健康团队,团队研发了煤巷湿式分级除尘、个体呼吸防护等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在100余家工矿企业推广应用,推动矿山“空气革命”,矿工在百米井下呼吸到新鲜空气正在变为现实。

他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探索,测试了几百种材料,研发了不同特性、参数可调的煤岩瓦斯相似材料,最终取得成功。团队核心成员、国家杰青获得者、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对此印象深刻,“袁老师带领我们前后经历了上千次失败,终于获得了成功,让我们在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与规律研究上又一次站在世界前列。实验也锻炼了团队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作风,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在学生的眼里,袁亮更像和蔼可亲的长辈。他的一位研究生回忆说,在获得保研资格后,她十分忐忑地找到袁亮征询意见,没想到袁亮对她这样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普通学生这么关心,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询问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学科专业前景,从那时起,她就坚定从事粉尘防控的学习方向。2013年袁亮设立院士奖学金和“瓦斯——好学”奖学金,惠泽200余名有志于煤炭安全的青年学子。

全体师生眼里的“好校长”

2018年,袁亮担任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这促使他更加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问题。六年多来,他积极探索新时代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倡导和践行“心中有学校、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学生”的理念,组织青年教师“进平台、进项目、进团队”,教育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办学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从个人成长而言,个人发展离不开学校发展,更离不开学校、团队等各方面的支持,个人发展一定要与学校发展紧密相连,才易于取得成功。同样,个人努力也要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更好服务学校发展,带动学校更大范围发展。”学校自主培养的国家级人才赵光明教授说。正如赵教授的感受,学校在“三有”“三进”“三到”理念引领下,事业发展和各项办学指标都实现历史性变化,国家级人才数量持续突破、领跑省属高校,教师队伍中既有32位院士等战略科学家和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专家等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也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教书育人的“大先生”,还有众多学术骨干和学科新秀,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加快集聚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袁亮特别重视高水平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他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重塑,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一流专业、一流育人平台,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数量达到16个,获批首批教育部虚拟仿真教研室、煤炭安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他积极推动学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安全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工程学学科入选ESI世界排名前1%。他特别注重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人才”创新和育人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创新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在瓦斯全浓度利用、煤矿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废弃矿井抽水蓄能及综合利用等领域实现领先,集聚“政产学研用金”资源,开设“矿井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等特色创新班。

担任校长后,袁亮仍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开设了新的通识教育课程《煤与瓦斯共采》《煤炭安全精准开采概论》。听过他讲课的学生纷纷表示,“第一次听院士讲课,非常激动,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家风范和科学精神。院士既讲授煤炭工业的技术前沿知识,又提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教会大家为人治学的道理,受益匪浅”。他坚持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讲好校史故事、发展故事、校友故事等成为课程思政建设“样板”。袁亮还经常参加大学生健康晨跑等活动,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他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在他的带领下,安全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要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自觉地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伟业中去。”袁亮感慨地说。面向未来,袁亮有清晰的思路和打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对科学家们的殷殷嘱托,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勇担科技创新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标准,培养时代专业人才,为煤炭安全智能精准绿色开发和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作出贡献!

构建“学科、学术、学风、学者”同心圆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袁 亮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作为煤炭安全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我上半辈子斗瓦斯,下半辈子搞职业安全健康,国家和人民需要什么,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四十多年来,我一边奋战在煤炭安全科技战线,一边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工程科技人才,带领团队创立了“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国家能源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作为行业特色地方高水平大学改革发展的探索者,我所在的安徽理工大学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2个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眼于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对失范行为“一票否决”。注重传承老一辈煤炭教育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作风,打造“老中青”梯队,发扬“传帮带”传统,在总经费超1亿元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等项目中,40岁以下青年人才超55%,有力促进了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着力构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学术、学风、学者”同心圆。

(记者 黄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