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来到资阳市乐至县。闹市区里,店铺临街而驻、民居鳞次栉比,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就“身藏”其中,眼下,这里正尽地方之力传承弘扬着川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正在排练的节目是《戏潮》,表演形式是川剧戏歌表演。”乐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朗向记者透露,该剧通过乐至川剧的元素,来体现我们现在新农村的变化,将在下个月参加第四届四川省乡村魅力竞演大赛的比拼。

乐至川剧,最早可追溯至民国初期,属“资阳河”川剧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集昆、高、胡、弹、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包含变脸、吐火、水袖等技巧,享有“无乐不成班”的美誉。

1910年秋,乐至当地创办起“乐民科社”,然后与大春班、资安乐班等剧团整合,成立了“乐民俱乐部”,开始四处巡演。1940年,剧团因经济窘境重新回到乐至。1950年,乐至县川剧团正式成立,逐渐步入发展正轨,陆续开始到各乡镇开展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民国初期至今,乐至川剧几经浮沉,却始终不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历史使命。2012年8月,乐至县川剧团改制为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资阳市唯一、省内少有的专业川剧创演县级艺术事业单位,先后被命名为“资阳市非遗传习基地”“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项目体验基地”。

据邓朗介绍,近年来,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创作了大型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川剧联唱《昆高胡弹灯》、川歌舞《我爱你中国》、现代川剧《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优秀作品,其中《青年陈毅》曾参演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荣获参赛剧目奖;折子戏《劝夫》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为有效解决川剧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乐至县还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启动了委培川剧人才工程计划,于2020年招收录取23名川剧定向委培生,随后开展四年制中专川剧表演、器乐专业学习。如今,这批学生已经毕业,开始在各自不同岗位上,持续为乐至川剧的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