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911事件之后,一部描写阿富汗的小说一下子特别畅销。因为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大家其实是不算特别了解的,对他的文化、对他的历史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只是平时通过一些新闻偶尔看一下。其实压根是不会真正地去感兴趣,去了解他的,因为我们旅游也不太会去。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电影或者一些小说来了解一个国家,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包括伊朗等很多国家。我们小的时候都是通过一些电影来了解的。

但是这些内容大多也都代表了作者或者导演自己的个人立场。因为这些小说的作家或者导演,很多的身份往往都是政治流亡的身份,所以他们的作品即使全世界都认可了,很可能本国人民也不是特别喜欢。这期聊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一个美国作家叫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特别畅销的小说,很多人应该看过。

胡塞尼的父亲是一个外交官,阿富汗的苏阿战争后,他们全家人去了美国。所以胡塞尼后来就成为了一个美国人。塔利班上台之后,他看到了一则塔利班的新闻,说塔利班禁止阿富汗人民再放风筝了。而放风筝一直以来都是阿富汗非常传统的文化,斗风筝这部小说里面就有写到。于是他写了一个短篇之后,把这个短篇改成了一个长篇,就是这本书叫《追风筝的人》。小说用的是回忆录的写法,第一人称写的。

我叫阿米尔,25年之后准备重新回到他的故乡阿富汗。接下来他回忆起了自己整个的童年。阿米尔的父亲是个非常有名的商人,家里非常有钱。在阿富汗的家庭中,他们家非常富有,父亲盖了一个孤儿院,很多人也都非常敬重他。父亲是一个非常值得当地阿富汗人尊重的人。

他们家里面有一个叫阿里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叫哈桑。哈桑跟阿米尔的年龄差不多,所以他们成了最好的玩伴。但事实上,哈桑的身份也是仆人,他主要是来照顾阿米尔的,所以称呼上叫阿米尔少爷。哈桑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哈桑的妈妈并不喜欢他,妈妈是他爸爸的堂妹,因为家族的原因不得不嫁给他。

哈桑生下来之后是一个兔唇,他妈妈就抛弃了他,跟别人走了。大家传闻说她妈妈是一个比较泛滥的女人。阿里和哈桑为什么是仆人呢?就是在这么好的家庭关系里面,为什么他们还是要服侍阿米尔他们一家呢?因为他们是哈拉扎人,而阿富汗主体民族是普什图人。他们大多属于逊尼派的,普什图人和哈拉扎人一直都是相互歧视的,主要是普什图人非常仇恨哈拉扎人。

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所以他们的人数比较多。这些历史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其实到现在来说,根本不是这些历史问题的原因,中间非常复杂,有宗教的原因,也有一些大国之间博弈的原因。所以导致普什图人其实非常痛恨哈拉扎人。再加上宗教信仰,还有领地的问题,普什图人几次镇压屠杀哈拉扎人,塔利班时期杀了很多哈拉扎人。塔利班大家都是普什图人。

到911之后,美国推翻了塔利班,哈拉扎人才算是重新站起来了。而阿米尔和他的爸爸就是普什图人,所以即使他们要把阿里和哈桑当做家人来看待,社会也是不允许的。小说里面有一个普什图人家的小男孩叫阿塞夫,他爸爸是普什图人,妈妈好像是德国人。他特别凶狠,有一副铁拳套,经常折磨殴打其他小孩,非常残酷。

阿塞夫逮住了阿米尔和哈桑,他不敢动阿米尔,因为阿米尔的父亲也是非常有钱的,但他准备修理哈桑,因为哈桑是哈拉扎人。在准备揍他们两个的时候,哈桑拿出了他的一个弹弓,吓走了阿塞夫。哈桑在阿富汗有斗风筝的传统,类似于我们赛龙舟,捡到被打败的风筝是一种荣誉。

最后一只被打败的风筝就是大家争夺的目标,这些寻找断了线的风筝的人就叫做追风筝的人。这个小说里面的哈桑就是一个追风筝的高手。那年冬天,有一场很盛大的阿富汗的斗风筝比赛,几百个风筝参加比赛,阿米尔和哈桑也参加了,他们一起配合,最后获得了胜利。

阿米尔让哈桑去抢最后一支被打败的风筝,因为哈桑追风筝的本事非常厉害。那天晚上很晚了,哈桑还没有带着那只风筝回家,阿米尔就去找哈桑。这时候他才看到哈桑被阿塞夫逮住了,阿塞夫要他交出那只风筝。哈桑为了守住少爷阿米尔的荣誉,死活不给,最后阿塞夫就把哈桑揍了,然后把他给强暴了。而这一切阿米尔都躲在旁边看到了,但他没有上去阻止。

阿米尔是一个有点懦弱的男孩,他父亲也是这么说他的。他虽然有个爱好,就是写作,但他觉得父亲对哈桑过于好,觉得哈桑占据了一部分原本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父爱,所以有时候会生气。他父亲买礼物的时候总是买两份,想和父亲一起出去玩,父亲总是要带上哈桑。

没有哈桑,父亲还会觉得特别遗憾。阿米尔有时候在内心世界里有一点憎恶哈桑,所以在看到阿塞夫强暴哈桑的时候,他并没有上去阻止,而是躲在一旁偷偷看,然后自己离开了。可能他上去阻止的话,是能帮助哈桑的。

阿塞夫为什么会强暴哈桑,这是一个很不堪的问题。有个纪录片好像叫《跳舞的阿富汗男孩》,讲了阿富汗的很多小男孩穿上女人的衣服表演跳舞,并且供一些权贵的男人消遣。现在不知道法律有没有禁止,因为阿富汗的性别隔离非常严重,所以就有玩弄男孩的传统。

哈桑被强暴之后就变了一个人。阿米尔有一天跟父亲提起来说,为什么不能换掉哈桑和阿里,父亲听了之后非常生气。这件事让阿米尔更加痛恨哈桑,于是阿米尔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一块手表和一些钱,偷偷塞到了哈桑的房间里面,然后告诉父亲说哈桑偷了东西。

哈桑和他的爸爸阿里一向都是逆来顺受的,哈桑没有揭穿,这是阿米尔栽赃他的。他还是很尊重这个小少爷的。如果他这么说的话,阿米尔的父亲一定会惩罚哈桑,因为哈桑从来不说谎。最后哈桑承认了,说是自己偷了少爷的东西,阿米尔的父亲选择了原谅他,但阿里还是带着哈桑决定离开他们家。

他们知道这是阿米尔陷害他们的,但为了成全这个少爷,他们坚持要离开。不管阿米尔的父亲怎么挽留,最后哈桑和他爸爸就离开了。接着是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阿战争,阿富汗战争。这本书讲了好几个阿富汗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整个阿富汗对苏联反正是比较痛恨的,苏俄战争打了有10年,最后阿富汗死亡的代价大概得有上百万人。

苏联也死了不少人,代价也很惨重。苏联当时在加上整个国际社会非常集体反对苏联,最后也不得不撤军。1980年,莫斯科运动会,中国、美国、阿富汗都拒绝参加。苏联为什么要入侵阿富汗?这个其实从沙俄时期就有的一些想法,继承下来的目的不一样。阿富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苏联拿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就可以打通从陆地南下一直到印度洋的出海口,等于控制了印度洋。

另外,当时刚刚上台的阿富汗领导人阿明想要摆脱苏联的控制,走的是亲美路线,所以苏联就入侵了阿富汗。虽然很快就处决了阿明,但在围剿反政府武装中,苏联陷入了泥潭,打了快10年,就没有拿下来,最后不得不撤军,最终也彻底拖垮了当时的苏联,导致苏联的经济被拖垮了。

苏联撤军之后,阿富汗就没太平过,一直战乱不断。塔利班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崛起。当然,不止苏联没有拿下阿富汗,英国人三次入侵阿富汗也都是失败的。但是英国人打开我大清的国门就跟玩儿似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阿米尔就跟着父亲放弃了所有的家产,开始逃亡去美国。

这时候很多权贵家庭从阿富汗逃往其他一些国家。苏联入侵之后,只有哈拉扎人没有抵抗苏联的入侵,反正他们的日子本来过得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他们是没有抵抗的。但是这时候苏联入侵的时候,哈拉扎人自己在搞内斗。阿米尔和父亲去美国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在阿富汗,他们是最富有的人,最有名望的人,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天天开着敞篷跑车举办宴会。

其实苏联入侵之前,阿富汗的经济条件还算可以,家里的仆人叫他们少爷老爷的。但在美国,他爸爸只能在加油站找到一个助理的工作。阿米尔在美国就开始上学了。《北京人在纽约》里面记得吗?姜文去找工作,加油站的一个北京人骂他“谁他妈的”。来美国之前不是爷是吧?来这里没有钱就是孙子。

后来阿米尔跟父亲一起批发二手商品,在一个都是阿富汗人的跳蚤市场上。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个阿富汗流亡的将军。将军跟阿米尔的父亲过去在阿富汗就认识,而且他也非常尊重阿米尔父亲的为人。阿米尔爱上了将军的女儿索拉雅,但如果在阿富汗是没人会喜欢上索拉雅的,因为她曾经跟一个男孩谈过自由恋爱,被她爸爸知道了,这是不允许的。

胡塞尼通过各种方式来描写阿富汗的各种丑陋,这也导致很多阿富汗人认为他是在靠着贩卖阿富汗的家丑获利,所以并不是特别喜欢他。

阿米尔的父亲这时候已经查出来得了癌症,他替阿米尔向将军家提婚,将军非常开心地同意了这门婚事。父亲把他差不多所有的积蓄拿出来,替阿米尔在美国办了一场非常隆重的婚礼。

阿富汗国家虽然落后,但他们的婚礼习俗留下来了,婚礼办得特别奢华。很多人为了婚礼要花掉自己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还要去借钱来办婚礼。塔利班上台的时候,可能不太允许大家搞得这么热闹了,但我不知道阿富汗他们有没有彩礼。阿富汗男人是可以娶几个妻子的,但他们结婚的成本太高,办婚礼的成本太高,所以一般人不太可能有能力办几次婚姻。

如果我们谈到女权的话,这个国家的女权是真正有很大的问题的,但他们的社会问题太多了,所以这个问题还排不上号。有很多电影都拍了这些问题,包括伊朗。伊朗有个导演叫帕纳西,拍过一个叫《越位》的电影,就讲了伊朗的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样在现场看足球比赛。直到2018年世界杯的时候,伊朗队打西班牙,最终他们才第一次允许这些女人到球场现场观看比赛。

当时媒体报道说这场比赛是伊朗女人的一个胜利,两个球队都是次要的,背后涉及到很多原因,也包括很多宗教上的问题。阿米尔结婚后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这时候阿米尔开始了他童年的梦想,开始写作。他妻子索拉雅非常支持他。

这应该是小说作者胡塞尼真实的一个故事。胡塞尼一开始是不想出版《追风筝的人》的,他觉得在911之后,大家对阿富汗裔的作者应该是非常抗拒的,但他妻子认为应该让大家了解阿富汗的苦难。所以胡塞尼向出版社寄出了他的手稿,最终这本书也让他成名了。

婚后阿米尔和索拉雅发现,他们两个人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本来是准备领养一个孩子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时候已经是2001年了,也就是911事件的那一年。一天,阿米尔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他童年时他爸爸最好的朋友,也是合作伙伴拉辛汗打来的。

拉辛汗是阿米尔童年时期的精神支柱。在阿米尔觉得爸爸不够爱自己,也并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拉辛汗一直站在阿米尔这边,帮他说话,并且鼓励他写作。他童年时写过一个故事,爸爸并没有看,反而是拉辛汗看完了这个故事,觉得他写得特别好,后来还送给他一个本子,让他继续写下去。

所以他非常尊重拉辛汗。直到他们离开阿富汗的时候,拉辛汗留下来,帮他们打理家。拉辛汗这次打电话过来,希望阿米尔能够去巴基斯坦见他。拉辛汗这时候逃难去了巴基斯坦,阿米尔去巴基斯坦见到了这个20多年没有见到的叔叔。

布拉辛汗告诉他,阿富汗发生的事情,家乡城市已经因为战争变成了废墟。拉辛汗还告诉阿米尔关于他童年的仆人,也就是最好的朋友哈桑的故事。他们去到美国后,哈桑和他爸爸搬到了一个村子里生活。拉辛汗随着年龄变大,已经没有能力照顾阿米尔他们家的豪宅了。

他想找哈桑和阿里回来一起生活,帮他一起照顾他们家的房子。拉辛汗找到哈桑的时候,哈桑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了一个儿子,而哈桑的父亲阿里已经被一颗地雷炸死了。这段时期是阿富汗的内战时期,直到塔利班上台之后,阿富汗的内战才算结束,但以普什图人为主的塔利班的上台是哈桑这样的哈拉扎人的噩梦。

塔利班上台之后就开始屠杀哈拉扎人,塔利班是苏联入侵时期美国悄悄资助起来的对抗苏联的力量。当时因为美国不会正面跟苏联起冲突,所以非常敏感,很容易引起大战。苏联撤军之后,塔利班已经开始悄悄崛起,之后就不受美国的控制了。

小说里面提到的内战时期,北方联盟占领了阿米尔出生的城市,随意杀人。北方联盟是为了对抗塔利班的崛起而组成的联盟,其中也包括哈拉扎人。美国借着北方联盟想要打击塔利班,但塔利班打败了北方联盟,开始正式统治阿富汗。

之后,很多哈拉扎人就被塔利班杀害。塔利班刚上台的时候受到阿富汗人的欢迎,毕竟他们结束了多年的内战,但对哈拉扎人又是非常不幸的。在塔利班上台之后,哈桑就被塔利班抓住,在大街上被枪毙,打死了,而哈桑的一个小儿子被送到了孤儿院。

拉辛汗这次叫阿米尔来巴基斯坦,就是想让阿米尔完成一件事情,回到阿富汗,找到哈桑的儿子。同时拉辛汗也告诉阿米尔一个他父亲一辈子的秘密,哈桑其实不是他们家的仆人,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的兄弟。他备受人尊敬的父亲当年强奸了哈桑的母亲,而哈桑的爸爸阿里其实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于是阿米尔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在他的整个童年里面,父亲对哈桑那么好。虽然不能明面上说对他那么好,但他也不能直接承认哈桑是他的儿子,因为哈桑毕竟是哈拉扎人,而他们一家是普什图人。

这本书一部分讲了阿富汗的历史,如果你对这些历史和阿富汗的故事不是特别了解,也并不感兴趣的话,另一个更加通俗的故事就是,阿米尔对自己童年时期犯下的错误,误伤了自己的仆人,也是自己童年最好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兄弟哈桑,进行了一场自我的救赎。

阿米尔回到阿富汗,在拉辛汗的安排下,找到了收养哈桑儿子的孤儿院,但他发现这里的孤儿院里的孩子都被院长卖给了塔利班的人,供他们玩乐。哈桑的儿子也被一个塔利班的军人带走了。阿米尔通过关系,最终找到了这个军人,他决定去见这个军人,救出哈桑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

在一场阿富汗的足球比赛现场,他见到了那个军人。当时是比赛的中场休息,阿米尔看到足球门后面挖了两个半人高的洞。接着塔利班的人带来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把这两个人分别埋进了洞里,他们告诉大家,他们犯了通奸罪。这个军人就用石头把这对男女活活砸死了。

这个叫实行用石头直接处死人的刑罚。如果被处刑的女人有孩子或者家人,他们也是要到现场来看着处刑的,而且她的父亲还要担着现场的人,断绝跟他女儿的关系,非常残忍。塔利班上台之后用石头砸死通奸的人非常严重,实习的其实不只是阿富汗,还有很多国家。

阿米尔最后被带到了塔利班军人的办公室,原来这个军人就是他童年时期强暴了哈桑的阿塞夫,带铁拳套的那个。哈桑的儿子也被他带走了,成了他的男宠。因为阿富汗的贫穷,加上他们的性别隔离很严重,很多权贵有钱人会花钱换很多男童,很多男孩很小就被卖掉了,成为“男宠”。

阿米尔见到阿塞夫之后,阿塞夫把哈桑的儿子叫出来。阿米尔看到这个小男孩被化妆成女孩的样子,打着眼影,脚上挂着铃铛。阿塞夫让他表演跳舞,他就开始旋转。阿塞夫提出和阿米尔进行一对一的决斗,必须有一个人打败另一个人,白话就是把他打死。如果阿米尔打赢了,他就把孩子带走,不会有人拦他的,因为阿塞夫知道阿米尔压根就打不过他。

阿米尔被阿塞夫揍得非常惨,肋骨断了,肺也打破了,脸也被打破了。但最后阿米尔快要被阿塞夫打死的时候,哈桑的儿子掏出了弹弓,射出了一个铁球,直接打下了阿塞夫的眼镜。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儿子逃走了。

最后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儿子想要回到美国,依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好在妻子的父亲在塔利班下台之后,他父亲是个将军,又重新回到了阿富汗任职,最终想办法把哈桑的儿子带到了美国。

来了美国之后,这个小男孩起初并不开心,直到有一天,阿米尔带着他再次玩起了童年的游戏,他们开始一起放风筝,在草地上追逐那个风筝。这个小男孩才再次笑了起来。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人在努力减肥,有人在忍受饥饿,有人在研究时尚,有人在躲避炮弹,有人在讨论游戏,有人在经历死亡。虽然差距是这么大,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其实都是处在自己的漩涡中,有时候在边缘,有时候在中间,我们都在自己的漩涡里经历相对于自己最大化的苦难和快乐。

唯一庆幸的是,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河流能够风平浪静,是让我们很高兴的一件事情。可能早50年或者晚50年,它都未必风平浪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