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听完这本书,你将会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理论工具,寻找到幸福的人生。
本书共有三位作者,其中主要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当过企业顾问,开过公司,职场经验非常丰富。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可以说在他的身上既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素养。
2010年,他意外被诊断出恶性肿瘤,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在给哈佛毕业生做演讲时,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总结,主题就是自己是如何把多年的理论研究用于经营生活。这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甚至令不少人当场热泪盈眶。
听过他演讲的哈佛毕业生詹姆斯·奥沃斯以及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凯伦·迪伦深受启发和感动,便一同协助他将演讲的精华集结成书,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本书。这本书一经出版,可以说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福布斯杂志评论说,这本书是21世纪生命哲学力作,金融时报也认为它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方法。
而在中国,本书同样大受欢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出版过《幸福了,马一书》的白岩松,对于书中的内容也是感同身受。他说,当今社会人们总是追问幸福在哪里,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获得寻找答案的一种方法。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如何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第二,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第三,如何确保人生不会偏离轨道。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好,先来看看如何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究竟怎样才算事业有成。是这份工作让你腰缠万贯,或者给了你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吗?都不是。在作者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成功的事业就是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便从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幸福感,因为那是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每天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去上班,碌碌无为,虚度一生。
那么怎样能找到让人想想就有些小激动的工作呢?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一种战略思维,就是你要知道你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具体到工作中,这种战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职业生涯中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二是要处理好既定战略和意外变故的关系;三是有效分配资源,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因素究竟是如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首先,明确工作中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有人说,钱多事儿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不就是完美的工作吗?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这也是传统的激励理论所倡导的。要想员工为你尽心尽力,老板就得付出足够高的薪水。
可问题是,如果收入没有达到你的预期,那你是不是就会对工作感到失望和厌烦了?还有照这么说的话,那些致力于慈善和公益事业的人,根本不求物质回报,为什么干的还这么起劲呢?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决定做任何一件事情,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想去做,而不是靠外部因素的推动。这样无论在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内心的动力都会帮你坚定信念渡过难关。
很多人把金钱、地位这些基础因素当作工作的目标,这也没有错,毕竟要保证基本物质生活。但是这些基础因素并不是工作的全部意义。作者认为,通过从事真心喜欢的工作获得成长,懂得责任,从长远来看,这远比物质回报更重要。
好了,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为职业发展制定了周密的计划。那么当不在计划内的机遇或是挑战出现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作者克莱顿认为,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应急策略的作用。克莱顿一直想要得到一份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工作,为此他计划自己在大学期间申请华尔街日报的实习,毕业后正式工作,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周密计划。
然而他的实习申请失败了,这时候他获得了一个进入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克莱顿想着在咨询公司制定管理策略,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经管知识,对自己进入华尔街日报大有好处,于是就成了这家公司的实习生。因为表现优异,这家实习公司承诺,如果他能够毕业后成为咨询公司的正式员工,就全额负担他接下来大学期间的学费。当时克莱顿的家庭状况非常拮据,他于是决定先积累经验之后再去华尔街日报。
进入咨询公司实习和工作,对于克莱顿来说都是应急策略。在咨询公司的工作之后,克莱顿又先后有两份职业经历,创业公司合伙人与哈佛大学商学院学者。他在做出这些选择时,都想着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经验,然后去到华尔街日报工作。直到他成为了商学院的终身教授,克莱顿终于决定改变大一时候定下的目标,让学术研究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周密计划。
可以看出,当克莱顿在面临抉择时,并没有放弃原本制定好的计划,但是他更看重对于当时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应急战略能帮助迅速解决困难,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应该果断调整计划。甚至当应急战略成为自己更向往的选择时,那么应急战略也就转变成了人生下一个阶段的周密计划。
在知晓了怎么制定战略后,又该怎么保证采取的战略有效呢?作者认为,发现到驱动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弄清楚哪些假设条件成立,你所采取的战略才可行。
举个例子,小明接受了某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并认为可以顺利完成。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觉得从其他部门抽调几个业务精英齐心协力,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问题是他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别人不愿意扔下自己的工作来帮他。所以在做事之前,先把过程和前提条件在脑子里预演一遍,三思而后行,而不是事情做到一半,面对无可挽回的烂摊子怨天尤人。
认清了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制定好了战略,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投入资源。这里所说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人、财、物;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就是时间、精力和才能。别小看这一点,很多人虽然制定了完美计划,却正是因为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或者压根儿投错了方向,结果把生活过成了悲剧。
作者把这种现象叫做错位激励。比如工作中,人常常急于完成一份策划,搞定一个项目,以便迅速得到同事和老板的称赞,却忘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究竟是什么。再比如生活中,总想着升职加薪,提高生活质量,却不愿意花时间去改善夫妻关系,结果家庭气氛冰冷又紧张,幸福指数持续走低。
这些都是错位激励的具体表现。人们很多时候更情愿把资源投在只有短期回报的事情上,而忽视了长期投资,而那恰恰才是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在决定了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之后,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成功之路上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谈到的第一个内容,如何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总结一下就是要明白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并且学会平衡既定战略和意外变故,在正确的领域投入足够的资源。
作者认为,拥有成功的事业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亲密的家庭关系才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下面就来看看第二点,如何来维持和经营好家庭关系呢?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几种理论工具。
首先是好钱和坏钱理论。这是一个从经济学演变过来的理论。当企业刚开始决定实施某个项目时,可能会首先投入很少的资金,直到反复试验,找到切实可行的策略,再逐渐加大投入。这种情况下投入的就是好钱,而那些从一开始就把全部身家盲目砸进全新的项目,急于把企业做大做强,最后却一败涂地,这样投入的钱就是坏钱。
简单来说就是要为未来的发展提前投资,细水长流,而不是舍本逐末,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盲目投入,前功尽弃。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如此,很多人总想着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想着等我功成名就了,再回过头来弥补对于家人的忽视。
可现实情况往往是与亲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弄得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原因就在于持有这些观点的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应该在家庭关系上投入好钱。以亲子关系为例,作者认为对孩子的投资越早越好,这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好钱。
研究发现,愿意与孩子多交流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两岁半之前可以听到4800万个单词,而疏于交流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同样的成长期内只可以听到1300万个单词,还不到前者的1/3。而且父母和孩子说的话越多,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就越迅速,这对于孩子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
足够的沟通,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投入,却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巨大的人生回报。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好钱投资。所以作者呼吁赶紧从焦头烂额的工作中起身,去关爱家人和朋友。
好钱和坏钱理论告诉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要付出足够的精力。那么到底怎么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呢?这就要用到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要解释这个理论要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家餐厅希望增加他们的奶昔销量,他们想知道究竟是应该增加奶昔的量,还是应该降价。他们邀请了本书作者克莱顿做市场调研。在调研中,克莱顿发现早上来买奶昔的人多是上班族,他们希望奶昔更浓稠一些,这样在上午就不会那么饿。而下午和晚上来买奶昔的人很多是父亲,他们希望奶昔不要那么愁,让孩子合理饮食,增加其他的父子互动时间。
结论就出来了,餐厅应该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在相应的时段分别提供合适的产品。这就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一件东西,是因为它要用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这个理论对于指导生活也十分有用。
在婚姻关系中,丈夫或者妻子都是家庭角色,都有在这个角色下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丈夫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正满地乱爬,屋里垃圾遍地,厨房里碗碟已经堆积成山。丈夫想了想,觉得作为全职主妇的妻子,这一天在家可能过得很累,于是顾不上休息,洗了餐具,打扫了房间,哄好了孩子。
做完这一切走进卧室,丈夫本来期待得到妻子的笑脸和表扬,但妻子却反应冷淡,甚至埋怨丈夫忽略了她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在这里,丈夫显然没有弄清楚妻子究竟需要什么。此刻妻子需要他做的显然不只是处理家务,而是陪在他的身边,好好跟他聊聊天,说说话,让他感受到有人始终关爱着他。
妻子也没有做好自己的任务,丈夫毕竟在外忙碌了一天,回家之后满身疲惫,即使妻子认为丈夫去分担家务并不是自己最需要的,也可以这样说:“亲爱的,你做的太棒了,不过你现在可以再陪我聊聊天吗?”这样的话,彼此之间的误解和怨气就要小很多。
所以很多婚姻的失败根源就在于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除了夫妻之外,孩子也是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未来。那么家长到底如何协助孩子成长呢?这就用到了经验学校的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个学校,那么最重要的课程就是经验教育。这个经验指的是孩子面对各种情况,尤其是挫折和压力时,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社会上不是有这样的新闻发生,某个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离家出走,抑郁自闭,甚至跳楼自杀。这些悲剧的根源,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境,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
这其中既与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关,也和家长和学校唯分数论的短视行为密不可分。明白了这一点后,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比如某天你的孩子快要睡觉了,才想起来有一篇论文还没写,但是此时已经很晚了,而且这篇论文还非常重要,将会与期末成绩直接挂钩,怎么办?看着困得东倒西歪的孩子,父母们一定相当纠结。
估计很多人会直接帮孩子完成,心想这至少能让孩子明天可以交差,而且还不至于熬夜。但是作者建议必须让孩子亲自完成,不管多晚,只有这样,他才能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且通过这件事情获得宝贵的经验,会明白当日事当日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远比让他们获得赞美和肯定更加重要。
除了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能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也很重要。和孩子的价值观最密切相关的是家庭文化。没错,就像每个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样,每个家庭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文化。塑造家庭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文化中,父母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
他们倡导善良,就要自己多行善事;他们倡导勇气,就要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他们倡导孝敬父母,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关爱有加。家长还要时刻坚守好家庭文化,有时候家长自己的坚持比让孩子坚持更难。
以上就是我们谈到的第二个方面,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作者认为,运用好钱和坏钱理论、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可以让你不会远离最初的目标。但是也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和家庭环境懂得变通。通过经验学校理论和家庭文化,可以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价值观。
当然,人很难一辈子都一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如果在某个阶段生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该怎么办?这就是作者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如何不偏离人生轨道。
作者对此的回答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人要有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人在做选择时,有时候会误入边际思维的陷阱。在一件小事上走错一步,继而滑入错误的深渊。
这里的边际思维原本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边际思维主要是指企业在决定是否增加投资时,不是考虑总成本和总收益的变化,而是考虑每销售一个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的增加量。这是一个让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思维方法。在这个方法的指导下,企业追求花费最少的边际成本,获得最高的边际收益。
但是这种思维有时候也会让企业畏缩不前,不敢加大投入,市场竞争力也会慢慢消失。以美国的影片租赁行业为例,90年代,人们看电影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租赁DVD。当时控制市场的是百事达公司。百事达公司有一个规定,租赁的影片如果不能按时归还,就要收取一定的延期费用。
不过用户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少按时归还DVD,到后来,百事达70%的利润都来自于延期费用。NETFLIX当时只是一个小公司,发现了这一点后,就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模式,消费者可以按照包月的方式来付费,每个月不管是看十部影片还是一部都不看,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NETFLIX负责往来邮寄。
这个大胆的尝试让NETFLIX规模迅速壮大,2002年利润达近5000万,这自然引起了百事达公司的注意。然而按照边际思维理论,百事达公司在评估后继续沿用往常的商业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5000万的盈利规模对当时的百事达来说不值得一提,NETFLIX的市场规模完全不足以撼动百事达已有的市场;另一方面,百事达如果要改变运作模式,就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完全不符合边际思维中的投资原则。
因为边际思维追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增加量,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这就是边际思维的陷阱。尽管看上去人们做了更符合经济学规律的选择,能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润率,但实际上它遮蔽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这种思维陷阱同样会影响个体的选择,它会让人们被不菲的边际收益冲昏头脑,错误地认为犯一次小小的错误只会付出一丁点边际成本的代价,对人生不会有什么影响。
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巴林银行1762年创办于伦敦,历史悠久,连英国皇室都是他的客户。可是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毁在了一个交易员手里。巴林银行有一个用于处理错误交易的账户,后来这个账户被搁置不用了。有一次,交易员尼克的手下犯了一个小的交易错误,出于私心,尼克利用这个被搁置的账户去掩饰这次错误。
尝到甜头之后,他开始不断用这个账户去掩饰各种错误,交易和资产损失,并通过伪造文件和报表蒙混过关。到后来,他甚至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豪赌,最终当巴林银行发现问题时,已经无法弥补尼克积累下来的巨额债务,只能选择破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人就像交易员尼克一样,往往一开始只是犯了一些小错,却没有足够重视,直到错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所以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去触碰这条底线。与其在犯错后痛苦和懊悔,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而且在作者看来,坚持百分之百的原则,其实比坚持98%的原则来得更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始终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那么原则就是你的行为规范,它早已经成为你的下意识动作,根本无需刻意提醒自己。
但是如果你给了自己哪怕一次破例的机会,那么以后每当在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总要痛苦地面对魄力还是坚持的心理挣扎。所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决定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能对得起良心。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又回到了文章的标题,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作者认为,不论你是用事业成功来衡量,还是用家庭幸福来衡量,关键问题是你要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目标。这样当你回顾这一生的时候,就会用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来衡量你的人生究竟算不算成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