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达摩祖师《绝观论》第七节的第三问。

问曰:“若一切法空,何为圣通凡壅?”

答曰:“妄动故壅,真静故通。”

这是接着前面的“空”在讲,于是缘门接着问:“如果一切法皆是空,那为何圣人能够通达无碍,而凡夫却处处都是拥堵障碍?”

入理先生回答说:“凡夫因妄动,所以心体拥堵障碍;而圣人心恒清静,所以心体畅通无碍。”

这里说到了动和静,其实心之本体是湛然不动的,是如如不动的。

所以王阳明说:“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但是要明白一点,所谓真静,所谓不动,并非是完全不动,而是动而无动。

如果认为是完全不动,就落入顽空了,犹如草木石头了,这又怎么能通达无碍呢?

只有在任何事上都能不动心,事事都能透得过去,没有障碍,都能做到动中定,都是循理而动,那么才是真的通达无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真如自性在遇事时,必然会随感而应,从而生出一个正念,这是无住而生心。

这个时候虽然动了,但背后是本于不动的自性,所以是循理而动,所以我们叫作是正念,如果连这个正念都没有,而是完全不动,那就完了。

这个时候你遇到任何事都犹如槁木死灰了,遇到父母生病,你也无动于衷。遇到儿子肚子饿,你也不知道去给他做饭。遇到汽车朝你撞来,你也不知道躲开。

这个时候你虽然也是不动,但这不是真不动,不是真静。所以才说:“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自性循理而动时,是动而无动,所以才说:“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

就犹如我们前面讲的“空色一合”,你尽管去见种种色,但心恒清净。

身在尘劳,心恒清净,这才是真静。凡尘俗事中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障碍你,这才是真静。

反之,如果你着相而动,此时就不是循理而动,而是妄动了,所以这里说「妄动故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