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临沂市沂南县。作为“红嫂家乡”“《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近年来,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沂南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红色文化“火”起来的背后,体现着政协委员的文化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蒙红嫂纪念馆坐落于沂蒙山区的常山庄村,是一个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这里保留了抗战时期的原始风貌,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纪念馆的外观是沂蒙山区的传统建筑风格,采用当地的石材和木材,屋顶覆盖着传统的瓦片,纪念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庄严的历史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蒙红嫂纪念馆采用传统的庭院式布局,设置了红嫂主体展馆、红嫂生活体验和沂蒙红色遗迹三个展区,重现沂蒙红嫂“毁家纾难、拥军支前”的情景,再现当年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难忘历史,让观众切身感受沂蒙精神。各个展馆和展区分布在不同的庭院中,形成了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空间。

在一个个庭院中,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闪闪发光。“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这些以沂蒙红嫂为代表的沂蒙支前英模人物,通过现场讲解、后代讲述、专题教学、激情教学、情景式演出、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深刻展现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红嫂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其他以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主题的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聚焦于普通群众,特别是沂蒙山区的女性群体,她们在革命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如何把红嫂的感人事迹和精神更好地传播?沂南县政协委员、沂南县党性教育基地主任金静告诉记者,“除了用好纪念馆场地之外,我们还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有相关主题的党课,比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观众能够听到抗战时期的妇女节是怎么样的。观众在不同的时间段来,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故事来传递给大家。”在纪念馆的生活体验展区,参观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制作烙煎饼、纺线、织布等活动,亲身体验沂蒙红嫂在战争年代的生活和支援前线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蒙红嫂纪念馆让人感受到沂蒙山区的地域特色,在参观的过程中,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红嫂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在沉浸式小院,还有《跟着共产党走》剧目正在上演。在沉浸交互展演中,摊煎饼、纺鞋垫、凑粮食支援前线战士等战斗生活场景被高度还原,在演员的表演中,观众成为情境中的一员,深入了解红嫂的感人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群众演,全国各地观众看,一场场红嫂故事、传递红色精神的小剧在革命老区“走”到人们身边,“红色文化+沉浸演艺”让沂蒙红色文化火出圈。

沂南红色资源富集,县域内有红色革命遗迹151处,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近年来,沂南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成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等10余处红色革命纪念场馆;深入挖掘境内的红色故事,建设76处红色题材村史馆,东高庄村等9个村庄被纳入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

做实“红色文化+”文章,全方位讲好红色故事,才能提升红色沂南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沂南县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顺利告诉记者,“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来了以后怎么服务的问题,所以要保证‘衣、食、住、游、研、培’中的细节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沂南县创新“活化”红色文化,拉长了红色产业链条,老百姓也实现了就近增收致富。其中红嫂家乡旅游区创造出了“一区带四员”(即景区务工当职员、土地入股当社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的“带富”经验。近年来,沂南县依托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革命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越走越宽。

(大众新闻记者 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