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全省“万千气象看四川”

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

在眉山市三苏祠主会场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

资阳分会场的启动仪式

在资阳市博物馆同步拉开帷幕

此次集中采访将组织中、省媒体深入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点位进行采访报道,宣传各地落实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推动巴蜀文化传承发展的举措成效、创新经验和生动实践,充分展示全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资阳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站,吸引了众多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仪式现场

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周月霞出席分会场启动仪式并现场连线,向中省媒体推介了资阳的采访重点:资阳濛溪河遗址、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和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

当天,中省媒体记者团在资阳深入开展文化历史底蕴的探索,挖掘资阳在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展示资阳各部门推动文化历史发展的生动实践。

快来看看,都有哪些新发现吧

资阳濛溪河遗址

今年有了哪些新发现?

濛溪河遗址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乐阳桥村,沱江支流濛溪河中上游。2021年濛溪河涨水导致河岸冲垮发现该遗址。2022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团队对遗址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共计发掘面积250平方米。2024年1月30日,濛溪河遗址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濛溪河遗址挖掘现场。

当天,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资阳濛溪河遗址发掘现场,执行领队程应杰介绍了今年以来他们在濛溪河遗址的一些重要发现:“在发掘区域的东南角,我们发现了一处橡果及核桃密集区,有三十余颗橡果和二十余颗核桃;发掘区域的西边,发现了一处石制品化石碎屑密集区。”

据了解,2023年,遗址已出土石器、动物化石及碎屑10.5万余件,另有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和少量木器、骨器及其他遗存,被权威专家论证为“特殊、罕见、价值重大,具有世界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今年8月17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资阳濛溪河遗址微型陈列室已正式亮相,将濛溪河遗址大量的发现进行了一个分类概括,尽可能地陈列出有代表性的遗物。此外,濛溪河遗址博物馆也已经在规划中,并已被纳入2024年加快前期工作省重点项目名单。

数字赋能文旅

安岳千年石刻“焕新颜”

 万千气象看四川 | 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魅力资阳由此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万千气象看四川 | 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魅力资阳由此打开→

9月11日下午,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安岳,探访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在建项目与安岳圆觉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效果图(效果图仅供参考,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 四川石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是以安岳石窟数展中心为枢纽,以石窟文化与乡村振兴为内容主线,构筑新时期安岳文旅数字经济基本盘,通过整合安岳文旅资源,打造“成渝文旅之心”,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安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娅介绍,安岳石窟分布广的特点,在现实旅游线路规划中往往会造成困扰,众多充满魅力的石窟难以全部体验,成为游客的遗憾,这也是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要推动解决的游客痛点。“它将成为安岳文旅资源的‘集散地’,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安岳石窟的魅力呈现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郭娅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体验馆效果图。来自四川石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据了解,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设有两座数字体验馆、一座球幕影院以及一片沉浸式电影空间。数字体验馆以AR、VR、全息投影等形式,讲述安岳石窟的起源发展故事,打造沉浸式的石窟类体验场馆。

目前,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在加快完善内部和外部的装修工作,预计在2025年1月竣工。

安岳圆觉洞中的净瓶观音窟。向宇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岳圆觉洞中的净瓶观音窟。向宇 摄

距离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不远的圆觉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走进圆觉洞景区,犹如穿梭于历史的长河,每一处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树木参天,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唐代佛塔矗立其间,其古朴典雅之姿,令人心生敬畏,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诵经声在耳边回响。而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纪念馆的巍峨身影,则彰显着古人智慧的辉煌,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瞻仰,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执着与追求。仿佛在这里,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每一次凝视都是与古人智慧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觉洞景区

近年来,安岳在石刻保护方面下功夫,不仅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有效延缓石刻的自然风化进程,还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石刻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到它们的魅力。”安岳石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9月19日,全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将在安岳举行,届时安岳“三洞一院”(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卧佛院)将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至国庆假期结束。

探寻“川剧训练营”的

重生之路

当天,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还前往乐至县,探访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了解乐至川剧传承。

 万千气象看四川 | 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魅力资阳由此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万千气象看四川 | 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魅力资阳由此打开→

乐至川剧,最早可追溯至民国初期,属“资阳河”川剧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集昆、高、胡、弹、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包含变脸、吐火、水袖等技巧,享有“无乐不成班”的美誉。

1910年秋,乐至当地创办起“乐民科社”,然后与大春班、资安乐班等剧团整合,成立了“乐民俱乐部”,开始四处巡演。1940年,剧团因经济窘境重新回到乐至。1950年,乐至县川剧团正式成立,逐渐步入发展正轨,陆续开始到各乡镇开展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民国初期至今,乐至川剧几经浮沉,却始终不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历史使命。2012年8月,乐至县川剧团改制为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资阳市唯一、省内少有的专业川剧创演县级艺术事业单位,先后被命名为“资阳市非遗传习基地”“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项目体验基地”。

乐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朗介绍,近年来,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创作了大型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川剧联唱《昆高胡弹灯》、现代川剧《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优秀作品,其中《青年陈毅》曾参演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荣获参赛剧目奖;折子戏《劝夫》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为有效解决川剧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乐至县还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启动了委培川剧人才工程计划,于2020年招收录取23名川剧定向委培生,随后开展四年制中专川剧表演、器乐专业学习。如今,这批学生已经毕业,开始在各自不同岗位上,持续为乐至川剧的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资阳观察 四川观察 川观新闻 四川新闻网

编辑:邓露

校对:李小川

审核:吴斌 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