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刘叶

2014年,韩寒导演、方励担任制片人的电影《后会无期》上映,同名歌曲里韩寒写下“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歌曲和电影所传达的感情,在很多人心里留下印记。时间一晃十年过去,2024年9月6日,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后会无期》里写的那艘沉入海底的船“里斯本丸”,被本身也是海洋技术专家、“白天干科技,晚上做电影”的方励找到,他担当导演,将围绕这艘船的故事拍成电影,其讲述的真实人类情感内核,让它获得豆瓣9.2分的高分。

9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专访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制片人、导演方励。拍摄这个题材,他坦言自己撞进了一段历史,将其拍完是自己的使命。在决定将其做成大银幕作品时,方励就清楚地知道,这部电影没办法回本,为了填电影拍摄的窟窿,他卖掉了所有房产,现在租房住。但尽管如此,他依然觉得一切非常值得。进入人生下半场的他,愿意为所有有趣的、能点燃他的东西,去付出所有精力、热情和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励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摄影:刘叶

【关于“里斯本丸”】

1942年9月底,181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船舱,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

从船被击中到沉没的25个小时里,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并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英军战俘奋勇自救,破舱逃生。危难之际,浙江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舢板在水中捞起了384个奄奄一息的盟军战俘,并给他们提供食物、衣物和庇护所。尽管如此,仍有828位战俘或被淹死或被日军射杀,或被困在船中未能逃生。

(以下为方励的自述)

被命运选中的人

我一开始没有想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仅仅是因为好奇心。我和韩寒在东极岛拍《后会无期》的时候,听说这里沉了一艘很大的日本船,是被美军鱼雷击中的,上面载的盟军战俘主要是英国人,然后中国渔民进场救人。我想说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所以一开始纯粹是好奇心。韩寒写《后会无期》这首歌把这个感觉带进去了,我当时就说哪一年我一定要去找。

我大概是在2016年的初夏就带着人马去了,所以一开始我们也没找到。因为真实的沉船位置坐标「30°13'44.42"N 122°45'31.14"E」,和日本军方记录的坐标相差了整整36公里。2017年9月,我们找到了里斯本丸。

在2017年,当听说当年参与救援里斯本丸的舟山渔民,只剩下一个叫林阿根的老人的时候,我本能地意识到这段历史快没了,你把船找了只是个物证,人证也要赶紧抢。做电影的人,习惯用影像把内容记录下来,但那个时候想的仅仅是抢救性的新闻调查和采访,我带着摄影团队都是录像的,没有想过做成大银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励采访里斯本丸幸存者

2018年4月,我第一次在英国开始采访。第一个去见的就是时年99岁的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他的生日是10月26日,跟我女儿同一天。我现场承诺老先生,在他100岁生日时,会把这部纪录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

第一次采访还没结束,我就受不了了。你发现有这么动人的故事,让人心碎的故事,情感冲击力太大,这非常适合大银幕,可是你手里的名单太少了,你就立刻会想“我的故事够吗”。所以我就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长达两个月,这一打广告就有大收获,我们找到380位亲历者的家人,还找到了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幸存者。

当时还有一个对我刺激很强的事,泰坦尼克是因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失误撞到了冰山,遇难人数约1500人,但因为电影,全球尽人皆知。里斯里丸上约2600人,盟军战俘1816人,如果中国渔民不进场抢救,那里斯本丸的遇难人数会超过泰坦尼克,但即便中国渔民进场抢救,遇难人数828人也超过泰坦尼克的一半,全球没有人知道。于是你就知道,既然抢到了这么珍贵的历史素材,应该把它做成大银幕上的电影。

卖掉所有房产填电影窟窿

拿了国产电影最高分

决定开拍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不可能收回成本。2018年、2019年我们出境花这么多钱,我5张信用卡来回刷爆。每一天你要租车,这么多人住酒店,给司机费用,一个城市每一次去平均15到20天,至少要去二三十个城市,这些都是预付的,如果我按照正常立项做预算做不了,会拖延很长时间。如果你按部就班地把融资做到位,把预算做好去执行,就把时间错过了。

我的年龄、身体状态、生存状态,让我有能力闯进去干,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但是这必须干,因为这些珍贵素材的价值远远超过你可能要投入多少资金,这是一次性的,没有就没有了。这个任务就是活该你干的,谁让你能找到船又能做电影。当然不排除你干到一定的程度,你干不动了,别人来接棒也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励采访里斯本丸亲历者家人

我一辈子都这样,很多事情你判断它的价值不是拿钱来计算的,是用情感、用历史来计算的,这个电影里面最珍贵不是那段历史本身,是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里面的人的悲欢离合。它比仅仅是历史的史料珍贵得多,因为历史的史料是比较容易查清楚的,但是我们要闯入一个个的故事、一个个人的情感,这个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甚至方法,所以花钱不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它太值得被保留下来,去传递分享。我们做电影的人都知道分享,电影本身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你觉得特别打动你的、特别惊喜的,你会特别想分享给观众。

这部电影比较困难的是,如何要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走进电影院,因为它的传播度是有限的,它是个历史题材,不是一个现在社会热点话题。但是所有看过的人都被感动,因为它是讲人的故事,它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真实的。亲情、戛然而止的爱情、长久的思念,这里面比比皆是。当初我们之所以决定把它做成大银幕,就是因为我们被深深打动,我们才觉得值得分享给观众。我同时也做编剧,我写不出这种故事的。有很多故事你想都想不出来,可它是真实的,所以太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因为以前我没上过豆瓣,还是我周边的小朋友帮我下载的,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9.2分,我想说我当年的判断是对的,它打动我说明我还不够老,它能打动我,也打动了很多年轻人。

人生下半场做能“点燃”自己的事

为寻找马航370已准备三年

这一次做导演,是因为我找不到导演,谁能陪我走这么多年?这是第一。第二它没有模式,没有剧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是凭着对里面人物情绪的感觉,一点一点摸着石头过河。你必须完成的,不能回头。但我们有个团队,大家也都在贡献,所以工作它是一个集体的创造,只不过说有个领头羊,恰好就是我。

做策划、制片人、监制,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导演要跟每一个部门都得共同工作,你的时间被分散得很厉害,有太多细节要去对。关于再做导演,除非能有一件事让我欲罢不能才会考虑。如果说我们有另外一位合作伙伴比我做得更好,或者是说他恰好有冲动,有时间,我肯定就完全放手。

我今年70岁,还没满71岁(笑)。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你得算还剩多少时间能干哪几件事儿。我经常形容你去一个大的风景区,你一算只剩三个小时要关门,还有哪几个重要的点要去?要去规划。你不能把有限的生命放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上,要把最重要的事干了。我不是天生精力旺盛,是因为这些事儿它太有趣了,外部的这些奥秘、事件、未知,它在点燃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励在成都路演现场

从我跟韩寒我们第一次去东极岛,现在11年了,我们拍《后会无期》听说里斯本丸到现在10年。这10年就像是在昨天,我就干了一部电影。你说如果这样规模的电影,我还能干几个?

找到里斯本丸,也更坚定了我去找马航MH370的信心。我们公司的一个姑娘,她的爸爸是我的朋友。当年马航出事,她爸爸就在那架飞机上。事情发生后,我打过很多电话,跟团队研究了很多方案,大概策划了3年,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些方向了。我们公司在做深海的搜寻和探测,所以我们自己有这个能力,但那是蛮大的一个工程。如果说一直找不到,毕竟上面有那么多中国人的生命,里面还有我的朋友,所以是本能地就有这个愿望去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励在成都路演现场

今年3月,马来西亚交通部宣布,将尽快恢复对10年前失事的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如果今年马来西亚政府没有启动这个计划,我们可能今年年底就要开始干了,我都要准备融资了。现在我们在等待。我觉得科技层面的我们有些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搜寻方式,我们就想尝试。但我们现在参与不了,但如果官方放弃了,我们这帮民间的就来了。

关于钱的事,我现在没有钱,但我觉得有《里斯本丸沉没》这样一个好的案例,这艘船我找到了,这个电影我拍出来。我可以发起一个搜寻马航MH370的一个纪录电影的募集,找到找不到都是值得纪录的电影,对吧?

(图据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