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杨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一个镶嵌在沙漠里的新兴小镇,8年前,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五十四团油莎豆种植基地。贺跃摄

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包围,没有沙进人退,唯有和风沙抢生存。在不断的尝试与挫败中,五十四团形成了“草方格、防风林、特色经济作物、特色林果”为一体的防风固沙体系。

“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当地人用这句话形容植树的难度。在好不容易才开垦出来的耕地上,种活经济作物,五十四团屡受打击。

“眼看着长到膝盖的玉米,一场大风沙过去,地里只剩下满天飞舞的滴灌带,欲哭无泪。”五十四团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谭志发说,“历经玉米、小麦等多种农作物试播后,油莎豆防风固沙的效果最明显,既保住了耕地,也改善了环境。”

2017年,油莎豆在兴安镇“安家”,一幅人进沙退的画卷徐徐展开。

油莎豆,又称油莎草、虎坚果等,禾木目莎草科莎草属,原产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是一种适应性极好,适宜在沙质土壤种植集油、粮、牧、饲、观赏一体的多用新型作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户李松英正在地里查看油莎豆长势。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记者一行来到五十四团三连油莎豆种植示范基地,满目翠绿,与远处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种植户李松英正在地里查看长势,拔出一株油莎豆,脸上露出笑意。

“从种植到采收,基本都是机械操作,60亩油莎豆我和丈夫就能种完。此外,我还种了100亩苹果树。”李松英说,“现在一年家里有50万收入,买了两辆拖拉机、住进了新房,可不敢小瞧了这小小的‘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旺盛的油莎豆。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通过种植油莎豆,当地成功地将4.6万亩沙漠变成了良田,向沙漠腹地推进了7公里。“以前,8级以上大风一年有很多次,现在明显减少了,既改善了生态,又富了职工。”三连连长兰红光表示。

五十四团油莎豆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群介绍,油莎豆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块茎器官中积累大量油脂的特色油料作物,有“地下核桃”之称,是未来减少大豆进口的最具竞争力的特色油料作物,可作为大豆的替代品在干旱区种植与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榨油车间。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在新疆三礼粮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油莎豆经过脱皮、打粉、低温冷榨等程序,便可得到醇香且富含维生素E、叶黄素的保健食用油。

“目前,我们开发出油、面粉、豆奶等系列产品,已在部分城市开始销售,复购率能达到60%左右,今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4000万元。接下来,我们将根据种植情况逐渐扩大产能。”该公司总经理戴福宏说。

不仅如此,五十四团还在油莎豆产业链上进行了延伸,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肉牛养殖基地和啤酒生产企业,进一步挖掘油莎豆的经济效益,拓宽了种植户的增收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通过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人民网记者 杨睿摄

2023年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约10万亩,54团现有油莎豆种植面积约2万亩,是全国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地。“总体来看,我们的规模还是太小,眼下最重要的是稳步增加种植面积,扩大产业规模。”谭志发表示。

今年,五十四团在邻近的莎车县流转6万亩土地,用于油莎豆种植。未来,将在南疆各师市及周边地区形成种植面积100万亩,支撑油莎豆绿色优质高效油饲产业集群建设。

在此之前,五十四团已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南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大学、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建油莎豆产业园,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让“金豆豆”真正发挥黄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