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王春潇从小生长在沈阳,她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走到哪儿全靠鼻子认路。比如说,闻到了橡皮胶的味儿,就知道建设大路橡胶四厂到了;闻到酒花味儿,就知道雪花啤酒厂到了。那么现在的她,在沈阳不仅不认识路,恐怕要迷路了。

总台记者 王春潇:是的,我就是那个姑娘,咱沈阳姑娘王春潇,当时穿着格格服站这里,是因为我的妈妈告诉我,这里是我的家乡沈阳最美的一张文化名片。

“火”出了圈的沈阳顶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沈阳故宫,它始建于1625年,比北京故宫年轻219岁,见证了满、蒙、汉、藏多民族人民智慧的璀璨结晶。每年会有440多万的游客来到这里,每一次的驻足,都是对民族文化的一次感悟,更是在传承着我们千年不变的中华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宫以它不变的姿态矗立在这里,吸引了八方来客。而以它为中心的沈阳方城,却在古韵中与时代并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这里是中国的第一条商业街步行街,也是我从小最喜欢来的地方。这两年实在是“火”出了圈,成了不可替代的沈阳顶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市民:整体都变好了,现在有四五年了吧。改造以后,按照原来的老沈阳的面貌恢复了好多,所以文化底蕴更高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市民:在这里,你可以吃喝玩乐,你都能找到消遣娱乐的活动,就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是的,这是我的家乡探索古城复兴和城市更新的典型范例。更新的时尚街区,让民族文脉传承更具活力。不变的历史风貌,让家乡的变化更具有文化底蕴

骑行最美的铁西街景

总台记者 王春潇:我家乡的这座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自行车是赴约最好的工具,因为它可以让我找到小时候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骑行的这条路,是我小时候经常会骑行路过的这条路。要说对这条路最深刻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走到哪儿全靠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闻到了橡皮胶的味儿,就知道建设大路橡胶四厂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到酒花味儿呢,就知道雪花啤酒厂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铁西灰蒙蒙的天空和灰蒙蒙的厂房。小时候我常听到一句话“铁西铁西,铁灰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刻,穿行在这些熟悉的街道里,我感觉每蹬一圈都像是在翻阅家乡城市变迁的故事。“铁西铁西,时尚无敌”,这是现在大家对铁西区的新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这里就是沈阳人气满满的新的文化地标,是在钢筋铁骨下的一个文化创意园19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是一个年份,在这一年沈阳诞生的第一座工业企业。我现在所在的咖啡馆,也是一个老厂房,我见我的家乡人就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乡的“变”与“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一天的时间,我们感受到了家乡太多的变与不变。最后要给大家来一个剧透。我的家乡沈阳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一城“两晚”的城市,就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它即是春节晚会的分会场,也承办了中秋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丁香湖畔就是中秋晚会的主会场。说到这片湖,也是非常的感慨,在二十多年前,我上学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没有这片湖,如今已经是宜居之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台记者 王春潇:这就是我的家乡,既有钢筋铁骨,也有历史文脉,更是宜居之地。过几天总台还会在丁香湖畔,在我的家乡继续向您讲述我的家乡的故事,我们一起期待。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