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工艺中,刺绣以其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非遗传承人查汗德格德老人将《江格尔》十二英雄赞刺绣在绸缎上,不仅为传统非遗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保护和传承北疆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江格尔》史诗描述的是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家园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苦斗争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史诗渗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奋斗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6年《江格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绣作品江格尔十二英雄赞的封面(色音毕力格 摄)

传统的《江格尔》十二英雄赞主要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而这次查汗德格德老人利用7个月的时间,将其以文字形式刺绣在绸缎上,绣出5.22米长,0.37米宽的刺绣作品,使得这一经典之作得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把《江格尔》十二英雄赞绣出精品,她经过耐心细致地研究和实践,终将把《江格尔》十二英雄赞巧妙地融入到刺绣作品中。这些精美的文字,既展现了她高超的技艺,又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刺绣过程中,查汗德格德精挑细选用的线条,最终确定白色和黄色线条一段一段循环刺绣,让作品显得字迹更清晰、看起来更舒适,表达出了故事的情感和气氛。她说:“白色代表的是纯洁、端正、正直,而黄色代表的是充满希望与活力,是快乐与希望的色彩。”

把《江格尔》十二英雄赞绣在绸缎上,是一项极其耗时耗力的工作,但她却乐此不疲。她说:“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都会感到无比地满足和自豪。今后,我要继续刺绣创作,让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我的手,被绣进绸缎,绣进人们的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北疆文化,让北疆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色音毕力格 额尔德尼塔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