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在英国伦敦盛大召开。ESC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心血管国际会议,汇聚了世界领先的心脏病学专家,带来诸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性成果。本年度ESC大会投稿研究达8620项,创历史新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于波教授团队携6项原创成果脱颖而出,其中,青年研究者奖1项,大会发言2项,主持壁报交流3项,内容涵盖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护理研究领域。在备受瞩目的冠脉介入专家共识研讨专场,哈医大二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贾海波教授与国际介入专家针对冠脉介入领域重点难题——《冠脉内成像指导左主干分叉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进行深入探讨,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ESC 2024国际会议现场合影(哈医大二院供图)

于波教授团队多年深耕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和心肌保护基础研究领域,专注打造高质量科研团队发展和人才培养。在于波教授带领下,团队在免疫损伤机制、免疫干预靶点及免疫调控药物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次汇报立足于心梗后心衰防治困境,基于单细胞测序深入解析驱动心梗后关键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始动因素及深度机制,创新性提出补体炎症级联在心梗后心脏免疫损伤中的关键作用,为心梗后心脏重构病理机制全面解析和心脏保护干预靶点开发提供独特视角和创新思路。汇报荣获ESC 2024基础与转化科学专场青年研究者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优才博士后王乃馨上台领奖(哈医大二院供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发病基础,其中高危斑块是患者未来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原因。于波教授带领团队前期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数据库,并建立了冠脉高危斑块形态学特征。基于数据库大样本临床队列,房超副教授开展多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三支主要冠脉OCT研究,揭示全冠脉易损斑块形态学特征并建立远期不良事件预警模型,发现弥漫性高危斑块的全冠脉斑块易损性及未来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明确弥漫性高危斑块是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关原创研究成果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精准诊断与早期防控提出新的思路,并公布于ESC大会主持壁报心血管影像临床研究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房超副教授主持壁报交流(哈医大二院供图)

在于波教授带领下,林平、王旖旎课题组率先从冠心病这一典型心身疾病入手,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积淀,首次揭示了D型人格、抑郁等心理学因素均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因子,研究发表于多篇心脏病学及心理学一区杂志。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王旖旎副教授在本次汇报中进一步深度挖掘了冠心病预后不良高风险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从独特视角揭示了D型人格特征联合不健康心血管行为对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效应。本研究结果开创性提出,D型人格联合中到重度不健康心血管行为以及非D型人格联合重度不健康心血管行为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并深度解析了D型人格联合不健康心血管行为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影响的多维机制。此研究成果在心理健康、营养和心血管疾病专场中进行了大会报告并获得国际专家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王旖旎副教授进行大会发言(哈医大二院供图)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将进一步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的发展战略,借助国际会议平台展示突破性研究进展、积极促进交流合作,推动龙江心血管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哈医大二院70周年院庆献礼。(来源:哈医大二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