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广州科普基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春风含笑,在荔湾青少年宫通过冰冻鲜花等实验,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夏木扶疏,造访赛莱拉干细胞科普基地,在细胞分化中了解生命由来;秋风送爽,前往珠江饼业广式糕饼(月饼)科普基地,通过DIY月饼调出广式“甜蜜”;岁暮烟火,于广州科普花市遇见千姿百态的“科技之花”……

在广州,科普开放日、科普游等系列活动让科技、产业的发生地不再是孤高的“象牙塔”。这些科普活动如同一扇扇打开的窗户,让前沿知识与精深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充分挖掘、整合广州地区重点高校院所、企业场馆等各类科普资源单位,通过展览展示、讲解讲座、实践探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2022年至今,市科协共发动330家科普资源单位,组织开展广州科普开放日活动超3600场,受众逾1380万人次。相关活动的开放力度、时间跨度、传播维度均开全国之先河,推动广州科普活动形成全年不断线的开放格局。

走近科学

基地大门“常打开”

威武霸气的姬兜、孔夫子锯锹甲,还有国内体型最大的“佛䗛”……看到这些昆虫,参观者们发出了惊叹。一年四季,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普基地都会迎来校内外师生市民,开启户外自然课堂与昆虫科普之旅。

“昆虫的世界里有着无穷的奥秘和乐趣。”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副教授何晓芳谈道,“昆虫起源于4亿年前,是地球上种类最繁多的类群。我们带着小朋友亲身体验,更好地让他们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球生物共体等概念。”

何晓芳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普基地由昆虫博物馆、昆虫学实验室、户外树木园生态昆虫区三个部分组成。参观市民可以自由选择户外生态教育、室内标本观察、宠物昆虫互动、昆虫标本制作等多种科普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州科普开放日,市民群众有机会进一步“走近科学”。广州坐拥华南地区最为集聚的科教资源,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及科技资源科普化,市科普办在全国首创资源覆盖全市、时间跨度全年的广州科普开放日活动。

“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各级科普基地、广州科普游项目承担单位、各成员单位和各区所属科普资源单位,都要免费向市民开放。”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同单位的开放日活动各具特色。如瑞因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通过开放基因检测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基因大数据中心等,解锁基因遗传密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了目前国内收藏标本种类和数量繁多,并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大型海洋生物标本馆;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开放牛棚、自动化挤奶车间、实验室和乳品加工车间等,让市民了解牧场生产和奶牛饲养过程,亲身感受节能减排的意义。

在科普开放日等活动的统筹下,全市科普资源单位成为联结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开月历

全时全域“不断线”

在地震灾害体验屋,孩子们瞬间“穿越”到杂乱危险的地震现场;戴上VR眼镜,各种惊心动魄的灾害情景迎面而来。此时,提示音传来——这是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下称“培训基地”)的讲解员在指导如何避险。

在最新一期广州科普开放日上,培训基地依托主业,科普了石油勘探、开采、炼化等专业知识,以及防震减灾等自救技能。这是广州科普开放日日常开展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广州市民群众参与科普开放日的“触达性”已有了充分的保障。

全年“不打烊”——广州科普开放日汇聚全市科普资源,形成“科普月历”,每月28日统一发布次月开放信息,为市民定制科普路线。今年,市科协携手230家科普资源单位,于寒假期间开展广州科普花市特色开放日活动,打造“春节去哪玩”科普地图、“齐乐龙龙”科普专线、“花城寻龙”科普集赞三个活动专题,并结合植树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推出多条主题特色科普专线。

全市“不断档”——市科协广泛发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级科普基地、各级科技单位积极参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健康等广州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让遍布全市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市民群众的科普盛宴。

全域“不掉线”——市科协积极回应市民科普需求,打破时空限制,开发制作“科普云游GO”,将科普资源搬到线上,广泛运用线上讲座、VR体验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手段,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畅游科普海洋。精选60家活动单位,制作公益性科普短视频,以信息化手段打通传播壁垒;面向五大人群开展进校园、企业、园区、乡村“四进”活动,加强科普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每年做好计划、总结、培训及选树宣传,逐步形成了长效机制。”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全时、全市、全域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科普的热情,有力推动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收获体验

接触前沿“零距离”

步入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仿佛置身于仙气飘飘的“魔法世界”——

科普导师正在展示“神奇的干冰魔法”科学实验:将热水加入装有干冰的容器中,干冰通过快速吸收热量,由固态幻化为轻烟袅袅升空,整个过程壮观而奇幻;通过“立体手模DIY”,孩子们不但能将自己胜利的手势成功克隆出来,还学习了与其“异曲同工”的先进工业生产铸造技术的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所探索通过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形式,开展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活动。”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科教中心主任张婉文介绍,希望向广大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让大家通过走进科研院所,了解我国前沿科技的创新成果。

例如,该所亮相、展示了粤港澳协同创新成果——智能喷雾机器人、LPG油罐检测及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和机场助航灯自动维护机器人。其中,后两项成果分别获得了2023年和2024年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诸如此类,科普基地里内容常新、精彩不断。市民群众置身其间,可以零距离感受前沿成果和当代科技的魅力。

今年,广州科普开放日计划全年共组织活动单位112家,开放约1万个活动名额。全市市民均可通过广州市科协官方网站、科普广州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等渠道自愿报名,中签即可免费参与活动。目前,已开展的6、7、8月三期活动报名总人数33000余人次,活动参与市民约54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知识的传授通过广泛开展的趣味科学实验、科学竞赛、急救培训等交互式科普,传统的“灌输式、讲座式”单一传授模式向“选择式、体验式”的互动模式转变。

这是智慧的传递。在创意谷数字3D科普馆制作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广州大学探索光电世界,在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探寻算法的秘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智慧的启蒙不再遥不可及。

这是精神的传承。广州科普开放日联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科学家精神主题文旅线路,将科技创新、劳动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科普育人全过程。

别开生面的活动、别出心裁的内容、别有洞天的情景……当全市科普资源被激活,市科协通过广州科普开放日、广州科普游等一系列科普惠民活动,持续为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资料参考:南方+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