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青年写作的流动与在地”主题论坛在十月文学院举办。这一论坛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共同主办,《十月》杂志社承办。魏思孝、龚万莹、杜梨三位青年作家入选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青年写作的流动与在地”主题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在致辞中表示,写作就是对旅人之魅的体验和对旅人之谜的猜解,“要在流动的现实中成长,让历史文化和现实命运的彼此感应渗入日常表里。”他以《西游记》为譬喻,指出写作的本质,是作者的精神游记或心灵自传,知源流、得根脉,纳天地、融物我,见真趣、听妙音,通灵犀、蓄深情,方可成就经典。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吴文学说,北京出版集团和“十月”品牌向来有关注、发现、培养、助力青年作家的传统,将持续助力青年作家成长,共同推动新时代文学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本届三位特选青年作家的个人生活经验中都有较强的流动性,龚万莹笔下的岛屿、杜梨笔下的北京和魏思孝笔下的乡村,皆是如此。在地域流动之外,职业的流动甚至性别意识的流动都值得关注,这是我们抵御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固化现象的有效手段。在关注流动的同时,一个写作者最重要是对自己文学品格、文学尊严的守持:要有变,更要有不变。《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在现代性的链条上,时间逻辑失效以后,我们进入了空间逻辑的时代,为了避免同质化的危险,不少作家使用了在地化的写作策略,借助某个地方性特色来给自己的写作赋形。然而,在这之后,青年作家如果想要继续成长,他们的“第二口气”可能就是要以流动性来击穿在地性的固化,拓宽写作边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就“流动和在地”的辩证提出了五点看法:第一是从空间角度关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的辩证;第二是从时间角度思考如何面对历史的流动;第三是更成熟的观念的培育,既有勇气去包容、去开放,同时也坚守自己心中的本位;第四是技术的更新,和过去偏好欧美、偏好先锋不同,今天出现了向本土回溯的潮流;第五是写作风格要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特色。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指出,“地方”只是一个概念,一旦我们用这个概念遮蔽广阔的现实,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说家关注的,应该先是活生生的人,然后再从人之中提炼出具体的地方性。写作要关注活的地方,用多样性的空间去对抗线性流动的时间。

北京文学期刊中心主任、《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认为,现代写作离不开地理、空间和文化的流动,这种变化为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内容;同时,他也质疑这种流动是否会导致写作同质化。他认为,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当下与过去、变与不变之间找到平衡,并融入创作之中。

《十月》执行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总编辑季亚娅将“流动”与“在地”这两个词汇组合起来,勾勒出几种写作形态,包括“在地写在地”“流动中写在地”“流动中写流动”。此外,她还谈到语言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季亚娅认为,语言能承载情感结构与故土情怀,是流动中难以割舍的故乡符号。《当代》主编徐晨亮以方言为主要切入视角,探讨方言的重要文学价值,以及其在流动性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方言常被作家用来打破标准化叙事,展示边缘化的体验。他以不同作家的作品为例,分析了青年写作中的方言使用及其复杂性。

作为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魏思孝分享了自己的乡村背景经历与写作心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探讨流动与在地的人生变迁。龚万莹认为,在地的稳固性与流动的灵活性在写作中应当并存,应通过地理、历史和书写对象的流动,深入挖掘地域经验形成个人宝藏。杜梨则分享了自己作为颐和园工作人员与青年作家的双重身份经历,她认为在地体验拓宽了写作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思孝、龚万莹、杜梨三位青年作家(主办方供图)。

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先生捐出个人稿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商议决定,联合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共同设立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扶持和奖励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鼓励青年作家们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这一基金的设立,寄托着王蒙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情担当,和对青年写作者的热情期望。

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是2024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支持,北京出版集团主承办。本届文学月以“文学拥抱时代 阅读照亮人生”为主题,即日起至10月中旬,将协同北京“16+1”区热点文学打卡地、特色书店、学校、文化空间,联动天津、河北,并首次设置上海分会场。

记者/何安安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