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惧架上药生尘。
2024年,他被评选为“最美医生”。
至高的赞誉后面是从医60余载的初心不变。
他就是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有名的老中医李伯藩。
他的人品医术更是令无数老百姓自发地竖起大拇指,心服口服地道一句:“在世华佗”。
李伯藩究竟有何魅力?
又有着怎样令人交口称赞的人生。
如同另一位备受老百姓称赞和尊敬的老中医,秦均天一样。
李伯藩也是自幼出生中医世家。
自记事起,便开始跟随祖父母、父亲学习中医。
李伯藩对此也十分有兴趣,并甘愿沉溺其中。
在其他小孩子嬉笑玩闹一整个闲不住的时候,李伯藩已经翻阅了不少的中医古籍。
到了18岁时,李伯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并以出众的医术,进入当地的一家联合诊所工作。
到了1960年,20岁的李伯藩随同父亲一同被转到宾川县人民医院工作。
就在父子二人共创佳话之时,1963年,李伯藩突然接到组织的任命。
组织要求李伯藩前往拉乌彝族乡治病救人。
当时的拉乌彝族乡是宾川县最偏僻穷困的特困山区。
不仅道路崎岖难行,更是缺医少药严重。
对此,李伯藩却一点也不退却抗拒。
满怀治病救人的热忱,放弃了在人民医院铁碗饭的生活。
从此,成为了一名游医,只身行走在大山深处走村串寨行医救人。
他的到来,也让看病困难的拉乌乡民多出了一丝希望。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李伯藩脚程有限,光靠他一个人走村串寨的话,可能治得了这个村,耽误了那个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当地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座两层的拉乌卫生院便拔地而起。
你或许很难想象这座中医院是如何建成的。
在当时,要什么没什么的大山。
当地乡民,有石料的出石,没石料的出木料,即没石料也没木料的出力气。
在万众齐心之下,终于有了当地第一家卫生院。
以后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直接来到这家卫生院就好。
再也不用痛苦地挨着,等待医生的到来。
而李伯藩在这座深山老宅,一呆便是14年。
这14年足以是一个婴幼儿成长为一个健壮的小伙,是大好青年的14年。
旁人或许觉得有些惋惜。
但对于李伯藩而言,这才是学医的初心所在。
在看病的过程中,李伯藩甚至底层老百姓看病难。
为此,他不断钻研医术,扩宽自己的看病范围。
也正是在李伯藩的钻研下,他的医术大为长进。
不仅精通疑难杂症、在对胆石症、糖尿病、慢性肾衰、以及各类癌症,李伯藩都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他所编纂的八味中药方更是堪称治病良方,挽救了无数患者的性命。
2000年,转眼间,李伯藩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但是看着门外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和沉浸在痛苦之中的家属。
李伯藩决定延长自己的退休年限。
一直到不得不退休。
但退休不代表停下问诊的脚步。
眼见患者来到家中找他看病。
李伯藩索性将家中改造成义诊室,每日房门大开,等待着上门的患者。
只开药方,不卖药,不收挂号费,不收问诊费。
就这样,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晚上还要抽出两个小时,通过电话或者邮件进行远程问诊。
这样高强度地工作,李伯藩一坚持便坚持了18年。
不仅自己如此,对于自己门下的弟子,李伯藩也会同样这般要求。
在李伯藩的带动下,李伯藩的弟子,还有其他医院、县委政府招募的志愿者也都参与了进来。
这些中医医师免费义诊,免费开方。
不仅让人想到这么一句话,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有人统计过李伯藩每天义诊的人数,统计出李伯藩每天要义诊近150人,每月义诊近四千人左右。从2006年退休至今,已经为近百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要知道,这百万的问诊人数,即使是按照普通的乡村医生一张9元的挂号费来算,金额也高在300万元左右,甚至只多不少。
更别提如李伯藩这样医术高明,还曾担任过中医院长的名医,问诊费,更是只多不少。
但是对此,李伯藩并不在乎。
在李伯藩看来,这都是医生该做的。
古人常说,家学渊源。
不得不说,好的家风,好的父母,确是会给孩子带来终身受益的影响。
前面曾经提到,李伯藩的祖父母和父亲都是中医。
他们不仅教授给李伯藩医学知识,更教授给李伯藩行医之道。
在李伯藩的记忆中,奶奶会经常免费看病,隔一段时间便会清空赊账欠药费患者的名单。
父亲李子宽身患重病,依旧为患者把脉开方。
甚至临终的当天,还强打起精神为患者看病问诊。
他们的言传身教,也让李伯藩至今难忘。
父亲的教诲和叮嘱,李伯藩现在依旧清晰地记得。
“医生当以治病救人为主,不能一味的只看钱,要对穷人多些关心,生而为人,本就艰难,对他们的态度要更好一点。”
这句话被李伯藩视作金科玉律,至今仍在奉行。
按理说,他根本不不需要这么劳累。
也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名誉。
仅凭着他对中医学上的贡献和培养出的弟子,他便已经名声威望都有了。
大可以逍遥自在,含饴弄孙,或者如其他退休老人一样,没事遛遛弯,跳跳广场舞。
但是对于李伯藩而言,他有远比物质享受更大的快乐。
李伯藩曾经说过:
病人康复后幸福的笑容,就是给医者至高的褒奖!
病人康复后的笑容和问候,更会令他觉得无比地满足和快乐。
或许,这就是心中有信仰之人的不同。
克服,物质上肤浅短暂的快乐,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就恰如,百年前的于谦。
不争一世争百世,我争的是万世之名。
李伯藩高尚的医德也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人不远千里也要表达自己的谢意。
一位来自香港的老人,便在子女的陪同搀扶下来到李伯藩的小院表达感谢。
在临走之时,更是将早已准备好的谢礼递给李伯藩。
面对,面前厚厚的红包。
李伯藩推拒了,在对方及家属的再三劝说和硬塞下,李伯藩依旧不为所动。
并且这样说道:
“心意领了,但红包我不能要,您身体健康,还带老远地来看我,对于我而言就是无价之宝了。”
李伯藩的这番话,让这位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情不自禁地紧紧抱住他,不住地念叨:
“我一辈子从未遇见过您这样的好人!我说还要到鸡足山拜拜佛,您就是活菩萨啊!”
而这样的情况,在李伯藩的小院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在如今不少人感叹着看病难的今天,李伯藩用实际行动让医生二字重回本职。
早在2014年之前,李伯藩便先后荣获了“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最美医生”等荣誉。
到了2014年,李伯藩更是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同年的离退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李伯藩又被中共中央组织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人民日报》等多家官媒更是对李伯藩进行了深度地表扬和赞美。
认为李伯藩老先生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共产党的优秀品格。
在今年的8月19日,李伯藩再度入选2024年“最美医生名单”。
对此,笔者只想说,一切都是老先生该得的。
结语
你把人民放在心李,人民把你高高举起。
这句话的含金量,会继续不断的上升。
感谢老先生多年来的医者仁心,退而不休,一心为民。
参考文献
新华社,大爱医者李伯藩
大理州纪委,退而不休 一心为民-记宾川县中医副主任医师退休干部李伯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