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济南长清的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宝藏,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石筑石刻房屋建筑,整体用青石砌成,体现了汉代建筑的独特风貌;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汉代石画像,再现了千年前汉代人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

在这里,每一块画像石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默不语,却以细腻入微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是车马出行时的尘土飞扬,还是宴饮舞乐中的欢声笑语?是农耕渔猎的辛勤身影,还是神话传说的奇幻想象?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指导,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济南寻宝记》,用生动的镜头语言,捕捉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故事,借助前沿AI技术,让每一块画像石跃动起来。

济南人的好学基因 刻在东汉的石画像里 | AI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济南人的好学基因 刻在东汉的石画像里 | AI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自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郭氏墓石祠便以其独特的青石结构和满壁生辉的汉代石画像,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石祠,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儒风蔚然的东汉时代。石壁之上,一幅幅细腻入微的石画像,再现了汉代人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他们对学识的敬重与追求。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孔子见老子图”,这幅画巧妙地将“孔子问礼于老子”与“孔子项橐相问书”两个典故融合,展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跨越年龄与身份的界限,共同编织了一幅勤学好问、虚心向学的美好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画像线描图)

在AI技术的复原下,我们似乎能看见当日的场景:孔子,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惜长途跋涉,向比他年长且学识渊博的老子求教,展现了“学无止境”的高尚品德。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孔子竟在途中被年仅七岁的项橐三次“问倒”,最终心悦诚服地拜其为师,这一故事不仅彰显了项橐的聪慧过人,更深刻体现了“古圣贤,尚勤学”的儒家精神,即无论年长年幼,皆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图:天下泉城人工智能研究室创意出品)

东汉的济南人,将这样的故事镌刻在石头上,不仅是对先贤们求学精神的颂扬,更是对后世子孙的鞭策与期许。显然,他们希望这种不拘一格、虚心向学的风气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图:天下泉城人工智能研究室创意出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在AI技术的助力下,沉睡千年的汉画像“活”了起来,千年前的人间烟火、求学问道变得触手可及,人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近距离感受那份对学识的敬重与追求。

化黑白为彩色,变静止为流动,AI技术以独有的方式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在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求,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变的精神内核。

指导单位: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

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

出品单位: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济南广播电视台

制作:

天下泉城人工智能研究室策划创意团队

鸣谢:

长清融媒、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孝里街道宣传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