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化解涉企纠纷,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涉企民商事案件审判白皮书,系统梳理2021年至2023年全市法院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介绍全市法院在涉企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积极发挥民商事审判工作对市场交易秩序及企业健康发展的规范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向广大企业提示民商事交易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建议,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下为白皮书内容摘要

案件基本情况

收结案总体平衡,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一审案件为主,简易程序适用率较高

三年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19544件,其中适用简易程序案件16551件(其中适用小额程序案件7123件),占比84.69%;适用普通程序案件2993件,占比15.31%。全市审理的二审案件2914件,再审案件324件,各年上诉率均未超过20%,再审申请率均低于1%。以上数据表明,涉企案件以民事一审案件为主,大多适用简易程序,诉讼纠纷大多能化解在基层。

地域分布不均衡,港口涉企案件数量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纠纷类型广泛,争议类型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案方式以判决为主,调撤率较高

2021年至2023年,防城港市两级法院共审结一审涉企民商事案件18595件,其中判决12071件,占比64.92%;撤诉4427件(含按撤诉处理案件1420件),调解1642件,调撤率达32.54%;以其他方式结案455件,仅占比2.45%。以上数据表明,判决仍然是结案的主要方式,但调撤率亦较高,总体呈向上态势,多元化解涉企民商事纠纷工作成效逐步凸显。

涉案标的额较大,平均审理天数缩短

2021年至2023年,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总标的额约202.08亿元,涉案标的额较大。其中,2021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83.58亿元,2022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75.40亿元,2023年涉企案件总标的额约81.39亿元。涉企案件总标的额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三年间,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为72.72天。其中,2021年平均审理天数73.82天,2022年平均审理天数为76.32天,2023年平均审理天数64.64天,案件审理周期整体呈下降趋势,体现涉企纠纷审限管理成效较好。

主要举措及成效

1.强化示范引领,提升制度保障水平

全市法院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牢,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为专项重点工作来谋划部署,成立以两级法院院长为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涉企案件自由裁量权,缩短涉企案件审理时间,促推涉企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2.强化审判管理,高效审理涉企案件

全市法院强化“营商环境”案件审判质效管理,对涉企纠纷标记“营商环境”章,压缩案件审理时长,推动涉企案件办案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持续推进涉企案件繁简分流,打通调审“对接口”,实现调审无缝衔接,快慢分道,简案快办,将大量简单案件交由速裁组团队审理,实行快排期、快审理、快结案。全面加强速裁团队建设,抽调能力强、专业实的年轻法官、法官助理担任速裁团队成员,确保简单涉企案件能调则调、当判则判、速裁快审,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3.强化源头治理,着力化解涉企纠纷

近年来,全市法院着眼于服务更到位,解纷更快速,在处理涉企纠纷时,坚持德法融合、情理结合,以“和善”为主基调,注重法理情相结合和各方利益平衡,推动双方换位思考,按有利于双方企业生产发展为原则,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工作,多措并举化解涉企纠纷。一是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普法宣讲活动,落实企业回访制度,聚焦企业司法需求,以精准普法为抓手,助力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二是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创立一批司法服务平台。三是不定期发布典型案例,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新风尚,为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4.强化科技赋能,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建立当事人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和“集约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送达平台。持续面向企业提供网上立案、线上调解、诉前保全、起诉立案、在线缴费、云上开庭、集约化送达等全流程服务,以数字正义保障“公正与效率”,实现案件快速流转、高效办理,优化涉企诉讼服务。

更多详情请看

(左右点击可切换)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中院民二庭

编辑:黄舒婷

责编:吴凰汇

审核:柏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