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进行,在位于首钢园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多款重磅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该院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应用于卒中临床神经功能评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机器人十分吸睛,有望成为医生开展脑卒中诊断的好帮手。

“请微笑一下”“请您跟随机械臂向左看”“请您描述屏幕上的句子”“请问我触碰您的手,两侧的感觉一样吗”……在首钢园6号馆北京天坛医院展厅,一个正在“指手画脚”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大家纷纷坐在它的面前,按照它的指令配合动作。

据了解,这款名叫“NeuroDoc AI”的机器人由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研发,专门适用于卒中辅助诊断与治疗。“卒中是导致人群死亡和致残的最主要疾病,我国卒中死亡率约占居民总死亡率的22%。因此,卒中的精准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王拥军表示,由于目前各地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医生对诊断结果可能不一致,难以实现标准化诊疗,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自动化、规范化的评价工具。

“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急诊室,作为医生的助理。”王拥军介绍,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急诊医生在接诊卒中患者时,往往会因为一般性的问诊、查体等相对机械性的操作耽误处置时间,同时,由于每位医生的知识、经验等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对疾病的判断出现误差,而机器人学习更快、知识掌握更准确均一,且不会疲劳,因此,研究团队尝试研发机器人急诊医生助理,帮助医生完成部分工作。

据介绍,这款机器人融合了高精度视觉感知系统、自动语音识别系统、RGBD视觉系统等先进的感知和交互技术,可以对患者面部的变化、语言和构音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刺激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的评测,用于卒中严重程度评估的NIHSS量表全流程自动评分准确率达到95%,面瘫、肢体肌力评分一致性方面达到了资深专业医生的水平。在后期患者住院康复的过程中,这款机器人也能随时对患者开展评估,及时反馈康复效果,提升诊疗效率。

这款卒中辅助诊断机器人预计于2025年完成所有研发工作,并进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申请流程,未来有望应用于医院、康养中心、养老社区等场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