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研究人员是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生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日前,作为2024年"海聚英才"创新创业活动月的组成部分,第四届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大赛优胜的全职在站博士后将"以赛代评"直接入选"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获得30万元资助,出站博士后也将获得一次性10万元奖励。
缘何"以赛代评"?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一种人才评价机制,通过比赛的成绩来直接认定或晋升参赛者的技能等级或专业水平,从而替代传统的评价方式。这种机制打破了传统"看帽子"的评价方式,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和竞争性的评价平台,使得有才能的个体能够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直接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或专业认可。
此次大赛设置创新组、创业组2个赛道,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文化与金融等8个专业领域。全市共311名博士后报名,晋级决赛的84名选手中,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占比达到50%,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为32岁。
经由大赛,优胜者们收获的不只是"看得见"的奖励,更赢得了接驳产线、市场的更多可能。
毕业后即工作的周伸奥没想过,离开校园的自己还能从事科研工作。如今,他在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设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发工作。企业负责制备、生产,医院负责病人的筛选和应用。
截至目前,上海已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8家,在16个行政区和临港新片区分别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吸引了约800家单位入驻。先后有近2000名博士后在工作站成为创新带头人,还有一批博士后携"硬科技"成果创业,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近年来,上海以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先后出台了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优化博士后发展综合环境实施意见等工作举措,2024年,又新推出了上海市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更大力度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国(境)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优势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大赛现场,闵行区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了人才引育备忘录, 立足"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致力于共同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
作者:王嘉旖 刘畅
文:王嘉旖 刘畅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