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肥城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处处“丰”景如画,洋溢着喜悦和希望。在这片富饶之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网喽……”始于一声响亮的呼喊,寂静的水面瞬间沸腾。在老城街道尚质居,一年一度的捕鱼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经过一年多的精心饲养,终于迎来了大丰收。随着渔网的缓缓收紧,浪花飞溅,鱼儿纷纷跃出水面,工人们麻利地将一条条肥硕的鱼儿装入筐中,然后抬筐、称重、装车……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我们村大部分地处采煤塌陷地,土地不能进行粮食种植,自土地流转后,我们引进鲍肉鱼、锦鲤、龙虾等水产养殖项目,在培育壮大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还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竹绿小镇、溜达鸡等特色品牌。今年鲍肉鱼预计产量超4万公斤,产值有望突破160万元。”尚质居村党支部书记尹衍东说。

近年来,肥城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方向,盘活各村现有资源,变“输血”为“造血”,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田家花峪村,这里西梅喜获丰收,一颗颗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西梅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称重、装箱,现场一派丰收的喜人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主要品种有蓝蜜、黄梅、法兰西,含糖高、味道甜,很受消费者的青睐。今年种植了300来亩地,每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一年下来平均收益在300万元左右。”种植户田敏说。

西梅种植还带动周边农民务工增收,不少村民在西梅园里帮忙施肥、浇水、剪枝,每天收入100元至200元。采摘期比较忙的时候,同时有十几名工人干活。

丰收的喜悦继续蔓延。在张家花峪村,大大小小的葫芦缀满藤蔓,甚是招人喜爱。

“今年种植了20余亩葫芦,栽植葫芦3000余株,大概亩均产量在400个左右,现在葫芦市场行情不错,还没采摘就被一些经销商提前预订了。”张家花峪村党支部书记张红一边介绍,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张家花峪村地处山区,土地耕种条件较差,2022年,由村党支部创办七姑娘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土地入股,流转土地20余亩,探索发展葫芦种植等特色产业。

“品相好的葫芦我们通过雕刻、烙画等技法制作成工艺品,普通的葫芦通过简单加工也可以卖出好价钱。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路边低头等有限空间推广种植,让这一特色产业真正成为村集体、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葫芦’。”张红说。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邢飞)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