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甘孜州“州带县(市)连乡(镇)医联体”建设推进会召开,提出建立“州—县—乡”三级联动州域医疗服务体系,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再添新力量。
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色达县、甘孜县被纳入全国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23年开始,甘孜州18个县(市)均积极探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
不过,地广人稀,医疗资源不足、医共体内部协作机制尚未健全,效率不高、县级医院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难题仍摆在甘孜州面前。试点以来,甘孜各地总结出了哪些经验?“州带县连乡”的模式,又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科学布局 扩大服务范围
9月8日,在色达县翁达镇中心卫生院,前来看病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托管给色达县人民医院几年,翁达镇中心卫生院已经成功创建为“一级甲等”卫生院,门诊率增长了50%。
建设以县(市)医院为牵头医院、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的“1+N”县域医共体,是甘孜州对各地建设县域医共体提出的要求。而地理位置、辐射人口、现有医疗资源等,则是选择“N”的主要考量因素。
“县人民医院+翁达镇中心卫生院”的组合就是色达县精心选择的结果——翁达镇中心卫生院距离县城80余公里,辐射一镇两乡的12000余人,是县人民医院辐射范围外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去年,我们又选择泥朵镇中心卫生院打造医疗次中心,辐射人口也达10000余人。”色达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更登泽郎说,该县还将逐步扩大医共体覆盖范围。
医疗基础相对较好的康定市,构建了以市人民医院为总院,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都桥中心卫生院分别为折东、折西两个分院,市民族医院、市妇计中心为两个院区的市域内医共体体系;白玉县则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县人民医院、县妇计中心两家县级医疗机构资源,并推进县疾控中心整合,以实现“先强县级”再“以县带乡”的目的。
上挂下沉 促进“人财物”统一
9月6日,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从达通玛乡镇卫生院来“上挂学习”的医生白玛曲珍正在为病人接诊。学习进修期间,她能享受县人民医院同级别职工的相关绩效待遇。与此同时,从甘孜县人民医院”下沉”到新都桥镇中心卫生院任副院长的任国平,已通过该卫生院的名额,晋升了副高职称。
上挂医生“同工同酬”,下沉医生可以享受补贴和职级晋升等机遇——这是甘孜县推进“人财物”统一,让县域医共体从“松散”到“紧密”的尝试之一。
目前,除甘孜县探索实现医共体内人员、管理、药物、信息的“四统一”外,康定市、九龙县、炉霍县、色达县、乡城县也都在试点开展“药物统一”。
但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财物”的统一,还需要进一步打破瓶颈。“以‘人员统一’为例,要实现人员互派、同工同酬等,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甘孜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尼玛降村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医共体成员单位还只有达通玛中心卫生院,“纳入更多乡镇卫生院后,要实现人员统一调配难度会更大。”
色达县已开始尝试建立更加“集约高效”的管理机制。目前,该县已成立“医院集团党委”。“经党委研究再给主管部门报备,工作就能推进,增加了医共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能提高效率。”更登泽郎说。
构建“龙头” 州级医院再发力
作为医共体的“龙头”,县级医院的带动作用尤为关键。“目前,全州县(市)级别医院中,仅1家达到全省的‘县级医院绩效考核推荐标准’,普遍存在学科设置发展既不全更不尖、专业技术人员既不足更不优,‘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强等问题。”甘孜州卫生健康委主任李伟坦言。
为此,甘孜州将州级龙头医院“华西甘孜医院”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印发了《甘孜州州带县(市)连乡(镇)医联体建设方案(试行)》,提出构建以华西甘孜医院为“龙头”,康南、康北区域中心医院为“枢纽”,县级医共体为“网底”的“1+2+N”的医联体。
目前,康南、康北区域中心医院分别选定甘孜县人民医院和理塘县人民医院。甘孜州将通过资源共享、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等手段,强力推动这两个中心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力争到2024年底,县域内就诊率达到70%,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0%的目标,提升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甘孜州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甘孜州将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在更深层次促进融合,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毛莉泓
二审:岳诗蕊
校对:余秋林
审核:肖宵
监制:杨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