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一意孤行”,明明是大战在即,却偏偏要坚持枪毙手下大将,不仅听不进去劝,还说他的行为不可原谅
这个人就是军区参谋长黄寿发,在场众人全都面面相觑,大战在即,先杀大将,所有人都不知道,毛主席固执己见,到底有何隐情
直到了解前因后果后,所有人才明白,毛主席勃然大怒,背后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不要说身为后来人的我们,即使是当时的人,也对毛主席临阵杀将一头雾水
因为这位黄寿发,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猛将,从红军战士到红军团长,黄寿发立下的军功数不胜数
甚至在晋察冀军区,抗击国民党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聂荣臻元帅也对他赞不绝口,职位的水涨船高,领导的器重扶持,让原本就骄傲自满的黄寿发,变得更加不可一世
他常常仗着自己的资格老,对其他的红军战士颐指气使不说,甚至还一言不合,就和友军的同志扭打在一起
尽管恶迹斑斑,可在战争年代,因为可惜他的指挥能力,加上他认错态度良
很多次,黄寿发都从被惩罚的边缘逃得生机,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迷途知返,可谁知这却为他以后的荒唐埋下伏笔
1938年,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黄寿发,一位在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的武将,与天津一位商人的掌上明珠何茵,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而结缘。
在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日子里,两颗年轻的心悄然靠近,彼此间暗生情愫,最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革命的道路是艰辛且漫长的,常年的聚少离多,使得这对革命伴侣的情感生活充满了考验。加之黄寿发性格中自带的嚣张跋扈,使得两人的婚姻生活逐渐出现了难以调和的裂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伴侣之间的危机愈发严重,而真正的麻烦,也如同阴影一般紧随其后。由于两人都身负重任,忙于各自的工作,当何茵怀有二胎,身体日渐不便时,她不得不特意请来了一位黄姓保姆,来帮助自己照顾年幼的孩子。
这本是一个出于无奈却又充满温情的决定,却没想到,这位年轻貌美的保姆,竟在不经意间与那位能征善战的武将黄寿发,因种种缘由,阴差阳错地搅和在了一起。
当何茵察觉到这一不堪的事实时,她的内心无疑是痛苦与愤怒交织。作为一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女性,她无法接受丈夫的背叛,更无法容忍这种对家庭、对婚姻的亵渎。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找到了黄寿发,希望能够为这件事讨回一个公道,得到一个说法。
然而,面对妻子的咄咄相逼,黄寿发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悔意或歉意。相反,他在气急败坏之下,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举动——掏出手枪,冲着无辜的妻子何茵连开了三枪。这一疯狂的行为,不仅彻底摧毁了他们之间的婚姻,更让黄寿发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即使他犯下了那等震惊众人、难以宽恕的弥天大错,黄寿发却依然百般狡辩,试图以种种借口逃脱应有的惩罚。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编织谎言,混淆视听,企图蒙混过关。
然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确凿无疑的证据后,终于确定了他的罪行。
面对铁证如山,这位曾经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战将,才终于低下了头,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当这一消息如同惊雷一般传到毛主席的耳边时,这位伟大的领袖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做出了决定:必须明刑正法,以儆效尤。
毛主席深知,对于这样的严重罪行,如果不能给予严厉的惩处,将无法震慑他人,也无法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尊严。
尽管在得知黄寿发将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后,周围很多人都在替他求情。他们中有的出于同情,有的则是看重黄寿发过去的战功和贡献,希望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在战场上将功赎罪。然而,毛主席却心意已决,没有为这些求情所动摇。
他坚持下令要判处黄寿发死刑,展现出了他作为领袖的坚定决心和铁面无私。毛主席深知,对于这样的罪行,任何宽容和姑息都是对正义的亵渎。他必须以身作则,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尊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表现出如此坚决的态度了。早在延安时期,当黄克功杀人案轰动一时时,毛主席同样没有因为黄克功是老红军、战功赫赫而有所偏袒。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明正典刑,以维护军队的纪律和法律的尊严。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毛主席的公正无私,也为全军树立了榜样,让所有人都明白:无论地位多高、功劳多大,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或许,在毛主席看来,当一个人真正触犯了法律制度,那么任何人的求情饶恕,都是对其他遵纪守法人的最大伤害
正所谓,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
即使位高权重,依然能受到法律的严惩,或许,这也是毛主席时隔多年,依然被所有人铭记的关键所在吧,我们明天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