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巧娘郝兰英,家里展示着各种剪纸作品和相关的照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郝兰英,顺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郝氏水纹雨点剪纸传承人,曾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赴巴西访问,被誉为“中国巧嫂”。郝兰英自幼跟随祖母学习郝氏水纹雨点剪纸,所剪题材广泛,有传统乡间民俗生活、花鸟鱼虫、自然风光,也有反映新生活的好人好事,剪出了长约2.4米、宽约1.5米的顺义古县衙形胜图。
走进稷山营村,还未见郝兰英,但随处可见她的剪纸作品。大街小巷的护栏上,文化墙上的展板里,处处都离不开雨点剪纸。这种剪纸,已经成为稷山营村的象征,村里还打造了郝氏水纹雨点剪纸文化街。
说起郝氏水纹雨点剪纸,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相传在清末,天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为了祈求下雨,郝兰英的祖辈便用红纸,剪了许多雨点状的剪纸,贴在墙壁、门窗、石头上。没多久,竟然真的下起了大雨,村民们都交口称奇,称雨点剪纸真的感动了上天。于是,便开始用水纹和雨点,结合起来剪纸。自此,水纹雨点剪纸声名鹊起,成为附近人们希望吉祥如意的象征,其剪纸图案样式也被郝氏族人代代相传。仔细观看会发现,郝兰英的作品里,水纹和雨点的元素穿插,与剪纸图案交融。
在顺义区赵全营镇稷山营村,一处农家院,既是郝兰英的家,也是她日常剪纸创作的工作室。郝兰英,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自小跟着家里的老人学习剪纸,十来岁时,就可以看见什么剪出什么。凭着这把剪刀,她还随着中国代表团出国,漂洋过海,让老外看了啧啧都赞叹,称这是把“魔术剪刀”。
耗时半年,剪出顺义古县衙形胜图
在郝兰英的工作室里,一幅巨型剪纸作品格外醒目。这幅作品名叫顺义古县衙形胜图,长约2.4米、宽约1.5米。这是五年前,郝兰英在顺义古县衙形胜图书画作品基础上,按照剪纸的思路,还原出的顺义古县衙周边街道纵横、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的繁盛景象。
顺义古县衙形胜图剪纸作品。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源于绘画作品,却与绘画大不相同,剪纸要有连贯性和充满性,画面要填满,不能留白,并且中间不能断开。在这幅顺义古县衙作品上,潮白河的水缓缓流淌,“水是财,到了顺义不能马上流走,要把水留在这,把财留在顺义。”郝兰英在创作这幅古县衙剪纸作品时,构想出了以水贯穿的巧思。
“这幅作品中最难剪的就是戏楼,立体结构的戏楼与平房四合院不同,三层结构增加了剪纸难度。”为了创作这幅剪纸作品,郝兰英那半年时间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觉,从白天到晚上剪纸,一共用了四张宣纸才得以完成。
特殊的是,这幅顺义古县衙形胜图是黑白剪纸作品,郝兰英说,黑色剪风景效果更好,不容易褪色,黑色反差更大,能突出风景。相比花鸟,人文题材的剪纸更加考验一个手艺人的功夫。当时,郝兰英在顺义区胜利街道龙府花园社区教课,完成作品后,特地赠送给了社区一幅顺义古县衙形胜图剪纸作品。
1999年的40元,靠剪纸挣来第一笔稿费
郝兰英成长的年代,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针线活儿,剪纸、刺绣样样都得学,而她也不例外。郝兰英的奶奶,是远近闻名的剪纸高手,心中有样,下剪成图。那时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找奶奶剪鞋花,奶奶坐在石头上,三两分钟就剪完,圆形的、三角形的都不重样。每年的春节剪窗花、端午剪葫芦,逢年过节,奶奶几乎忙不过来。
自幼看惯了奶奶剪纸的郝兰英,起初是好奇,后来她越看越喜欢,也对剪纸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嚷嚷着要奶奶教她剪纸。奶奶一看孙女喜欢,便腾出工夫来教她学剪纸。6岁,郝兰英便拿起了剪刀,至今已经近70个年头。
郝兰英正在剪纸,创作新时代作品邻里和谐。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对郝兰英来说,走上剪纸这条路有点稀里糊涂,但也顺理成章。由于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又在外工作,郝兰英作为家里的老大,读书到五年级后辍学,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从小针线剪刀上的活没少干,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的衣服都是郝兰英做的。把家中的弟弟妹妹拉扯大,郝兰英也练就了一双巧手。
虽然辍学早,但郝兰英喜欢读书、平时爱看报纸,好学的她喜欢历史,以此积累了许多剪纸创作素材。1999年,郝兰英到大队办事,不经意间看到了《京郊日报》上刊登的剪纸,便把那份报纸带回了家,想给报社邮寄自己的剪纸作品。老伴儿一听,当即表示强烈反对,“你可拉倒吧,北京的能人这么多,你趁早别想这回事了。”郝兰英对老伴儿说,剪纸是个人爱好,需要家人的支持。
郝兰英还是鼓起勇气给报社寄去了剪纸作品,不久后,报社不但采用了她的剪纸作品,还给她寄了40元稿费。这一次,老伴儿也对她刮目相看。后来,郝兰英多次给报社投稿剪纸作品,被顺义区电视台挖掘,郝兰英的剪纸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郝兰英和她的剪纸作品,墙上大幅作品不少都是“福”“喜”等有吉祥寓意的题材。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2003年,在顺义区赵全营镇举办的“十月金秋”艺术展上,郝兰英创作的农家劳动场面剪纸作品参加艺术展,引起了轰动,她的作品又被送到区里、市里参赛。媒体相继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报道,并称她是“中国巧嫂”。此后,郝兰英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剪纸大展和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多幅作品被艺术馆、博物馆收藏。
随团出访,把剪纸文化带到大洋彼岸
一次偶然机会,郝兰英从报纸上得知门头沟妇女销售手工艺品卖钱。为了能让顺义的手工艺品走出去,郝兰英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考试名额,经过选拔考试,郝兰英考取了国家级技术技能工程师。
这一次成功考证,也给郝兰英带来了一次出国的机会,作为中国妇联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巴妇女文化与发展周活动。郝兰英一辈子没走出过国门,没想到第一次出国就到了遥远的巴西。
活动现场,郝兰英做的蝴蝶剪纸吸引了很多巴西人,观众甚至把她围成一圈,“这些蝴蝶剪纸受到了巴西人的极大欢迎,根本剪不过来。”郝兰英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盛况,甚至有巴西友人提出她手中的是“魔术剪刀”,想要购买郝兰英剪纸使用的剪刀。
郝兰英在用剪刀剪纸,曾有外国友人想购买她手中的“魔术剪刀”。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现在,在郝兰英的工作室里,还摆放着当年她出访巴西的照片。那一年,两个礼拜的出访行程,郝兰英随团去了三个城市,也把中国的剪纸艺术带到了大洋彼岸。
传承创新,剪刀里的三山五园
手托着剪刀,拇指和食指捏住纸,郝兰英手中的纸转但剪子不转,不到一分钟,红纸上就多了一个正圆。点面线是剪纸的基本结构,黑白灰赋予剪纸张力,直曲锐是剪纸的线条要求,“把点、面、线、黑、白、灰、直、曲、锐这九个字运用好了,剪纸自然就做得好。”郝兰英说。
郝兰英展示纸上剪圆。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十多年前,郝兰英经协会推荐,只身一人前往南京培训,自此,“野路子”出身的郝兰英剪纸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剪纸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仔细看,郝兰英的剪纸作品,不乏有极细致的作品,郝兰英指着一幅剪纸作品说,“剪纸手艺讲求的是细如发丝、尖如麦芒。”
剪纸用的红纸张,都是郝兰英精心挑选的,要安徽产的红纸,“纸一定要选好的,拿起纸张来轻轻一抖,没有哗啦哗啦的声音,纸张摸起来柔软且薄,还不掉色,这就是好纸。”多年剪纸,也让郝兰英练就了一双挑纸的慧眼。
在郝兰英创作的长桌上,除了各种大小的剪刀、木尺工具和纸张,还摞着一沓厚厚的报纸。特别的是,这些报纸的四周用大头针封边,里头夹着厚厚的剪纸作品,三山五园系列、董存瑞系列、村规民约系列等,这些是郝兰英受邀新近创作的剪纸作品。
报纸里收藏者郝兰英的剪纸作品。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除了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郝兰英的剪纸创新性强,紧跟时代。2008年,她剪出了一幅《福娃迎奥运》的剪纸送给了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2010年她用红纸剪出“北京精神”,利用烟盒、月饼盒、牙膏盒等废弃物,剪出一个多彩的“北京精神”;近年,还结合中国梦等主题创作了《中国梦》《地道战图谱》等系列作品。郝兰英创作的题材越发丰富,从传统民俗,到如今的皇家园林,在她的剪刀下,中国传统剪纸文化与多元文化逐渐相融。
十余载教学剪纸,桃李盈门
传承非遗剪纸文化,74岁的郝兰英,没想过停下脚步,白天忙完教课,晚上还要抽空剪纸,晚睡是郝兰英多年的习惯。
如今,郝兰英也越发意识到,老手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处境,自己下一代子女并没有从事相关行当。虽然,多年来,她也有意培养孙子孙女一代学习剪纸,不过,要传承非遗剪纸文化,这些还远远不够,她还要争取做更多。目前,郝氏水纹雨点剪纸是顺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算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寻找喜欢剪纸并且有天赋的好苗子带更多徒弟……对郝兰英来说,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若要问起,教过的徒弟到底有多少?郝兰英也数不清了。
十多年前,一名大学生特意从城里来找到郝兰英求教,并以此完成了自己的毕业作品。郝兰英还曾与石家庄的徒弟依靠书信往来教学剪纸。现在长期跟着郝兰英学习剪纸的有四位,其中还有一位是残疾人,通过学习剪纸找到了工作。
真有天赋想学的人,只需要一杯茶,郝兰英再回赠一把剪刀,就是再简单不过的拜师仪式。不收取分毫教学费,只为了传承郝氏水纹雨点剪纸手艺,郝兰英不想把剪纸这门手艺失传了。
郝兰英新时代剪纸作品,包括进京赶考等题材。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近十年来,郝兰英坚持在赵全营中学教孩子们学剪纸,此外,还在街道社区等地教剪纸课,为了吸引孩子们对剪纸的喜爱,郝兰英以谜语等形式丰富剪纸课程。不久前,郝兰英在一次教学中,发现了“一棵好苗子”,她说,自己很想栽培这个小孩,也想邀请孩子跟着自己学手艺,把郝氏水纹雨点剪纸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耿子叶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