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永远不开第一枪?读了道德经这段关于兵器的解读,才知道我们的大智慧!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欲者毋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则不可以德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译文】

兵(兵权),是不祥之器。君子应该不用或厌恶,所以不可以让想要战争的人获得。

君子居于庙堂以左为贵,用兵则相反,以右为贵。

所以兵事并不是君子之器,兵是不祥之器,不得已才能使用。

对于战争的态度,恬淡最好,不要取胜了就美了,就得意洋洋了,如果因此而喜欢上战争,就是好杀人了。

如果君子好杀人,那就不可以德而统领天下了。

所以,吉祥的事情以左为上,丧事以右为上。因此,偏将军在左,上将军在右,这是把兵事当做丧事来办。

战争中杀人过多,以悲痛哀悼之心去莅临。战胜了,也应该以丧礼来处理。

【解析】

其实这里就是表现了周公也就是东皇太一对战争的明确态度,不得已而为之。要以丧事处理,不能当成好事来办。像二战时日本那样举国以战争为狂热,以此为乐,是有问题的。

攻入南京日本举国庆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大部分问题都是以武力解决为最好,战争是最末选项。很多人不理解武力和战力的区别,武力就是止戈之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

比如说核武器就是武力不是战力,因为这东西不能用来打仗,只是威慑之用。威慑就是止戈,就是止战。我们要多加强武力,例如从经济上政治上等等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战争是在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的时候,最末的一手牌。

这就是咱们和俄罗斯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挟持周边的小国,印度啊,越南啊,老挝啊,菲律宾啊,日本啊,韩国啊,我们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如限韩令,贸易的手段,如限制日本水产进口,政治的手段,如搞峰会搞金砖联盟,来压制周边的各国。

但是俄罗斯并没有这些腾挪的空间,遇到事情只能派兵,经济太脆弱没有生产力,贸易太单一,全部依赖进口,政治上被孤立没有号召力,舆论文化层面咱们差不多都是被欺负,这个还没办法。

但是你一旦用了战争,自己的安全就失去了保证。就好像你和同学闹矛盾,你可以用各种手段,当你有能力用的时候,永远不要用刀。

校园暴力变成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你把刀掏出来的同时,你自己也就陷入了被砍的危险之中,你自己的安全也就无法保证了。那时候被反杀都是有可能的,万不可好动刀,好战,好兵器。

为何我们一直不采取战争手段呢?有人说我们太怂了,不敢用,挨欺负,憋气。但恰恰相反,这才是我们的智慧。我们不动手,这样我们就是安全的。我们等着别人动手,这样我们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反击,同时自己依然是安全的。

这就是为何到了二十一世纪,印度只敢用石头和我们打,猴子和我们还用自拍杆互抡,菲猴特种兵手指头都断了,也不敢开枪。是我们退化成为石器时代了吗?当然不是,是印度和猴子都知道,只要他们敢动手,迎接他们的只有灭亡。

自拍杆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的智慧,真的是从这道德经里就可见一斑。

我们给人一种不好战的感觉,对战争的态度很恬淡,不会一战胜就美了,就大肆宣传了。咱们打的胜仗少吗?其实建国这些年咱们陆陆续续打了很多,也都赢了,但是咱们低调,从来不讲,不宣传。2016年那次,到最近才有人披露出来,咱们就不把这些当做值得庆祝的事情,都是当做凶,当做丧事来看待。

最好也就是恬淡,官方并不会拿来当做好事庆祝。只会表彰战争中的英勇士兵,当做丧事来处理,哀悼咱们的英雄。印度那次就是表彰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至于杀敌多少,取得多少战利品,咱们一概不宣传。

宣传了那些,就好像咱们好杀人一样,那就和日本当年报道什么百人斩一样,杀人为乐,这是缺了大德,是损了人性。为何后来日本的气运消耗那么快,因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