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我们权威媒体专门发布的军事宣传片中,我们惊喜的发现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号在视频中非常罕见的曝光了与弹射相关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与弹射相关的画面包括甲板上弹射器的相关细节以及人员操作时的状态。还包括,在弹射的过程中,从甲板下方缓慢升起的控制器—一个狭窄的控制舱内,有一个专门的操作员,正在对弹射任务进行观测和相应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我们媒体曝光的画面中并没有出现弹射器正在工作的详细方面以及弹射的物体到底是什么?但是从这样的一些细节再结合目前福建号航空母舰已经进行的第4次海上试验来看,中国的这艘航空母舰的弹射工作应该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以非常惊艳的方式与我们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们注意到美国相关的媒体对于中国的这艘航空母舰出现的新动态显然也是格外关注的。9月11号当天下午4:17,美国的一家媒体网站(战争地带),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新航母的弹射器控制泡沫看起来很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篇文章中,这名名叫约瑟夫·特雷维蒂希克的作者认为中国的福建号航空母舰在电子弹射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认为在中国媒体曝光的画面中,弹射器控制室无论是外观还是一些细节与美国航空母舰的同款装备,看起来相似度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所谓的弹射器控制泡沫,在狭小的操作室里,可以直接手动控制电磁弹射器的工作,这一点在我们媒体公布的画面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到标有“弹射”的按钮被按下的细节。这种弹射器控制站是使用了典型的集成技术,顶部就是甲板,整个控制室采用可升降的模式,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执行升起或者是降落隐蔽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操作室内的人员还可以随时确认弹射前的甲板是否清空,以便确定飞机在进行弹射的时候能够安全。同时,控制器还可以根据风速航行的速度,飞机起飞的重量来确认电磁弹射的力度,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弹射的效率。而之所以设置成这种可以隐蔽的升降操作,主要是由于航空母舰的甲板空间利用本身就是寸土寸金,所以在使用方面比较灵活。而所谓的气泡或者是泡沫,也是美国人对于这种控制器的一种常用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种操作方法以及设计原理在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上正在应用。所以当美国的媒体看到中国的福建号航空母舰上面的控制器在细节方面与自己的泡沫有极高相似度的时候,自然会格外的关注。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中国大型航空母舰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借鉴美国航空母舰相应的装备和设施是必然的。毕竟,在这个星球上,美国是唯一拥有使用和建造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及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国家。我国作为后起之秀,为了避免在研发使用过程中少走弯路,尽可能的吸取美国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美国媒体认为比较熟悉,我们也确实有一定的模仿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直接照抄美国的设备特点和使用方式。因为福建号航空母舰与福特号航空母舰本身还是存在着很大不同的,即便抛去两艘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排水量不谈,这两艘航空母舰所使用的电磁弹射技术也有很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电子弹射技术采用的是中压交流方案,而中国的采用的是中压直流方案。美国的交变电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对于其他精密仪器的干扰,要把控好电压的幅值频率还有相位,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美国采用的是飞轮储能技术,也就是利用电能让飞轮加速旋转起来储存能量,把电能转变为内部旋转部分的动能。这是典型的机械势能储能方式,这套系统极其复杂,故障率比较高,并且存在着很大的能量损失情况。所以福特号航空母舰每套弹射器都配备了三个储能交流电机,并且只要一个交流电机出现故障,另外两个也会直接罢工,影响航空母舰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的中压直流方案,不存在频率稳定无功功率之类问题,运行模式更加灵活,供电更加可靠,能承受的功率波动也更高。而且我们的储能方式是采用电容储能,也就是靠电极、电解液的界面,电荷分离形成的双电层,使用寿命高,无污染,无中间环节能源浪费,简单高效,故障率低是特点。

所以中美两国航空母舰电磁弹射的运行方式和相应原理的不同,也必然会呈现出很多操作方面的不同,其中也自然包括弹射控制室这样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