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张福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芜湖人。说起来,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事儿,就是95年那会儿开小吃店时遇到的那个姑娘。哎呀,这故事可有意思了,您要是有兴趣,咱就慢慢唠唠。

那是1995年的夏天,我刚满28岁。那会儿芜湖还没现在这么繁华,但也算是个热闹的地方了。我呢,就琢磨着干点小买卖。左思右想,觉得开个面馆挺不错的。您想啊,咱芜湖人嘴刁,就爱吃面,这生意准没错。

说干就干,我把攒了好几年的钱都掏出来,在市中心租了间小店面,装修得干干净净的,挂上“福生面馆”的牌子,就开张了。

我这店虽说不大,但是收拾得可齐整。进门左手边是个小吧台,后面墙上挂着个大黑板,上面写着今天的特色。右边摆了五六张桌子,每张都铺着格子桌布,放着牙签和辣椒酱。最里头就是我的战场——厨房了。

我这人吧,从小就爱鼓捣吃的。我妈常说:“福生啊,你这嘴,刁得很哦!”可不是嘛,我对吃的是真讲究。开店之前,我可没少下功夫研究各种面食。我家的招牌,就是酸汤面和卤味拼盘。

那酸汤面,嘿,那个味儿,光闻着就直流口水。汤底是用老母鸡和猪骨头熬的,又加了番茄和酸菜,酸辣开胃。面条是我自个儿擀的,筋道十足。上头再卧个荷包蛋,撒点香菜和葱花,那叫一个香啊!

卤味拼盘也是绝了。鸭脖、鸭胗、鸭翅、豆干、花生、毛豆,样样都有。我那卤水可是祖传的配方,在砂锅里熬上一整天,香味能飘出去老远。

刚开张那会儿,生意还真不错。附近的邻居、店家都来捧场,夸我手艺好。我呢,也是乐在其中,觉得自个儿总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可是啊,人这一辈子啊,总有点说不准的事。你以为顺风顺水了,没准儿转眼就来个大反转。就像我,以为这日子就这么过下去挺好,谁成想,老天爷给我安排了这么一出戏。

那是开店大概三个月后的事儿了。那天下午,店里没什么客人,我正擦着桌子,门口的风铃突然响了。一抬头,我就愣住了。

进来的是个姑娘,约摸二十出头的样子。哎呀,那叫一个水灵啊!大眼睛,高鼻梁,嘴巴小小的,皮肤白得跟瓷器似的。她穿着件淡蓝色的碎花连衣裙,脚上蹬着双白色帆布鞋,一头乌黑的长发扎成马尾,随着走路一摆一摆的。

“老板,来碗酸汤面。”姑娘的声音软软的,带着点羞涩。

“好嘞!您稍等。”我赶紧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厨房跑。心里头还在想:哎呀,这姑娘可真俊俏啊!

等我端着面出来的时候,姑娘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了。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她的侧脸上,我觉得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画面。

“您的酸汤面,慢用。”我把面放在她面前,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盯着人家看。

姑娘笑了笑,说了声谢谢。然后她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轻轻地吹了吹,送进嘴里。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吃面的样子,心里紧张得不得了。生怕她会说不好吃,又希望她能多夸两句。

“老板,”姑娘突然开口了,“这面真好吃!”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脸上笑开了花:“真的吗?你喜欢就好。”

“嗯,汤底很鲜,面条也筋道。老板,你手艺真不错!”姑娘笑着说。

我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就这样,我和这个姑娘有了第一次交集。后来我才知道,她叫李梦琳,是附近一家公司的职员。

从那天起,李梦琳就成了我店里的常客。差不多每天下午,她都会来吃碗面。有时候是酸汤面,有时候是阳春面,偶尔也会点份卤味拼盘。

慢慢地,我们就熟络了起来。每次她来,我都会和她聊上几句。从天气聊到工作,从电视剧聊到小时候的趣事。李梦琳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笑,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她:“李小姐,你觉得我这店里,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李梦琳想了想,说:“其实已经很好了。不过嘛,要是能有点小菜就更好了。比如凉拌黄瓜、醋溜土豆丝之类的。”

我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谢谢你啊,李小姐!”

从那以后,我就在菜单上加了几样小菜。果然,很多客人都说好。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小店越来越像样了。

可是啊,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以为一切都很美好的时候,老天爷总会跟你开个玩笑。

那是李梦琳来我店里吃面的第三个月。那天下午,我特意给她做了碗加了虾仁的酸汤面。可是等啊等,一直到打烊,李梦琳都没有出现。

我心里有点失落,想着可能是工作太忙了吧。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李梦琳还是没来。一连好几天都没见她的人影,我这心里头,说不出的滋味。

我琢磨着:该不会是我哪里得罪她了吧?可仔细想想,也没有啊。难道是生病了?可是我又不知道她家在哪儿,连个电话号码都没有。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小店还是照常营业,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次听到风铃响,我就会下意识地抬头看,可进来的从来都不是那个熟悉的身影。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大半年。1996年的春天来了又走,夏天来了又走,秋天来了又走。我的小店生意还算稳定,可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有时候,我会想起李梦琳的笑容,想起她吃面时满足的样子,想起她给我提建议时认真的表情。我知道,我这是动了心了。可是人家姑娘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我这心思,也只能藏在心里了。

转眼就到了1998年。这一年,我的小店遇到了麻烦。附近新开了几家大饭店,装修得气派,菜品也多。我这小店的生意,渐渐就不如从前了。

我心里着急啊,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候,我会坐在店里发呆,想着要是李梦琳还在就好了,她总能给我提些好主意。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的老主顾王大爷。他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从我开店那会儿就经常来吃面。

那天,王大爷像往常一样来吃面。看我愁眉苦脸的,就问我怎么了。我一听这话,就跟倒豆子似的,把心里的苦水全倒了出来。

王大爷听完,笑呵呵地说:“福生啊,你这是遇到困难了。不过啊,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认不清形势。”

我一听,有点懵:“王大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大爷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你想啊,现在的年轻人,口味越来越刁了。你这面馆虽然味道好,可是品种单一了些。你得与时俱进啊!”

我一拍脑门:“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改进我的小店。我去其他饭店偷师学艺,学着做些新菜品。我还特意去学了做沙县小吃,想着把南北风味结合起来。

慢慢地,我的菜单上多了不少新花样。除了传统的面食,还有沙县拌面、沙县蒸饺、沙县炒米粉等等。我还跟隔壁水果店的老板合作,推出了水果沙拉。

这一番改革下来,我的小店又有了起色。客人们都说,福生面馆越来越有意思了。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总算是渡过了难关。

可是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李梦琳。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有时候,我甚至会想,要是她能看到我店里的变化,不知道会不会感到惊喜。

就在我以为生活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下去的时候,老天爷又给我来了个大转折。

那是1999年的秋天,一个风有点大的下午。我正在店里忙活,突然听见有人喊:“福生!福生!”

我一抬头,发现是我的老主顾刘婶。她气喘吁吁地跑进店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福生啊,我好像看见那个经常来你店里吃面的姑娘了!”

我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刘婶,您说的是不是叫李梦琳的那个姑娘?”

刘婶点点头:“对对对,就是她!我刚才在市中心医院门口看见她了。她好像瘦了不少,脸色也不太好。”

我听了这话,心里一阵难过。李梦琳生病了?怪不得这么久都没来店里。我二话不说,把店里的事情交给伙计,自己骑上自行车就往市中心医院赶。

到了医院门口,我四处张望,希望能看到李梦琳的身影。可是人来人往的,哪里找得到一个人啊。我不死心,在医院附近转悠了好久,可还是一无所获。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医院里走出来。虽然她瘦了不少,脸色也有些苍白,但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我绝对不会认错。

“李小姐!”我喊了一声,朝她跑过去。

李梦琳听到我的声音,转过头来,看到是我,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张老板?你怎么在这里?”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听说你生病了,特意来看看你。你还好吗?”

李梦琳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感动,但很快就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了。她勉强笑了笑,说:“我没事,就是有点小毛病,检查一下。张老板,你还是回去吧,别耽误做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