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调休,引起了一股吐槽的舆论热潮。
很多人算了一下,这次的调休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休。其实调休这事儿吧,一直都有这种“逗你玩”的色彩,每次休息反而搞得大家疲惫不堪。
那么外国人怎么看待这种中国特色的调休呢?
之前我上语言课的时候,班上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课上老师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国家的休假方式,每个国家的学生都侃侃而谈,感觉他们假期都挺长的,而且度假方式都非常丰富多彩。
轮到我的时候,我首先说了一下中国的假期长度,他们已经觉得挺少了——毕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才休息一周。然后我就讲到了调休这件事。
没想到,这个话题一下子炸了锅,大家并非讨论它合理不合理,而是根本就无法理解,就像是讲科幻故事给他们听一样。
“不不不,请你再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调休?”
“比如说,这个周六你需要上班,然后将周六的休息时间挪到其他时间,和公共假日连起来,再加上周日,拼凑成一个三天的假期。”
他们依然很困惑:“可是这样不算假期啊?怎么能叫它假期呢?它明明是剥夺了你周六的休息。”
大家看到这里不用诧异,外国人一般都是这样,直肠子,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擅长变通。
于是我解释道:“在中国,这就是假期。”
“可是,这并不是假期……难道这不是谎言吗?”
说到这里我感觉这位外国友人要触发敏感词了,于是只能撇撇嘴:“只能解释到这里,这就是中国的假期。”
全班学生还是处于发懵的状态,一半人仍然无法理解调休,另一半人觉得调休是个谎言,但他们震惊于谎言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存在。
这就是外国人的固有缺点了。一没有想象力,他们怎么就没聪明到能发明调休这种天才的方式呢?二就是我刚才说的直肠子,对于“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中国思维方式,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没法将一个谎言当作真实。
西班牙人倒是更“特色”,比如周四是公假,很多公司或者很多人自己就直接把周五弄成“桥假”,跟周末两天连着休了。
在他们眼中,假期只有想方设法延长,哪有巧妙腾挪置换缩短这回事?
起源于中国的中秋节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所以这几天韩国和日本也会放假,以上是他们的放假安排。
其中有个小插曲,搜日本假期日历的时候总是会有“补休”这个词出现,本能的反应是“难道中国调休是学日本的吗”,结果深入了解才知道,人家补休是指当公共假期恰逢星期日时,通常会在下一个星期一补休一天作为休息日。这次轮到中国人无法理解外国人了。
外国人第二件无法理解的事情,是晚自习。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一外国人在中国指着远方一幢夜间灯火通明的大楼,问道:“那是什么?为什么晚上还整幢楼都亮着?是工厂吗?”
当他这么问的时候,我知道他已经算比较懂中国了,因为他知道中国的工厂在晚上加班是常态。
他朋友笑翻了,回应道:“不,那是中学。”
他惊讶万分:“什么学校晚上9点20还开着?”
“可能是个高中吧,那是晚自习。”
他非常震惊,几乎惊掉了下巴。
是的,对外国人来说,晚自习就是科幻小说一样的存在。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问题:当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身在此山中”就总觉得它是正常的,但站在另一个文化的角度,就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因为欧洲学生的常态是这样:下午三点多钟放学,然后去参加各种运动课程、兴趣课程、兴趣俱乐部,或者就自己去玩了。
其中尤其以运动最为重要。在放学后,欧洲学生要么就去参加各种集体运动——足球、篮球等等,要么就去游泳、跑步、打网球、爬山等等。
还有很多人就是无所事事的状态:他们三五成群坐在夕阳下的广场上,听音乐、聊天、滑滑板、读书,静静地消磨着时光。
如果告诉他们,全部学生在完成一整天(早上7点到下午5点半)的学习之后,晚上还要继续聚在一起学习,直到9点半甚至10点,他们一定会觉得这已经不是学习方式的问题了,而是人道主义的问题——怎么能让人的生活如此压抑呢?
他们明白“血汗工厂”的存在,但还不了解“血汗学校”。
当然,在中国人眼中,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年轻人,不抓紧时间奋斗,怎么能在夕阳下消磨时间、玩物丧志?
但事实上这并没有耽误欧洲人的生活,他们到了二十七八岁以后,大部分人也都会走向逐步稳定的工作。
倒是以前的消磨时光已经耗尽了他们的青春荷尔蒙,现在终于能安下心释放自己对事业的活力了。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普遍到老了还热爱工作,因为他们的生命激情没有被晚自习消耗掉。
我也看到网上很多人的辩驳:我们国家还在发展阶段,外国人是无法理解这种奋斗精神的!或者:你以为外国的精英不卷吗?
我想回答他们的是:在国家的任何发展阶段,现在中国的中学教育方式,都是非常不科学、不合理的。这根本不是什么奋斗,只是用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为借口,去实现禁锢学生的根本目的罢了。
因为他们不希望年轻人有活力,不希望年轻人自由。
还有,外国的精英卷吗?
刚刚好,我接触过一些欧洲的精英学生。我想回答的是:他们确实卷,但卷的方式不是中国人想象的那样。
他们的精英很强调科学的教育方式,所以绝不是靠着大量堆积学习时间去卷。相反,欧洲精英家庭的孩子更强调体育、艺术、学习、视野的全面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欧洲精英家庭的孩子反而更强调孩子的“野性”,会在18岁成年后给一段时间任他们去闯荡和冒险,甚至有些时候在中国精英看来是危险的,比如接触一些“底层人”,去一些危险的非洲国家之类。
总体来看,欧洲的教育更强调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将来的职业或者继续发展做准备而已。
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的两件事,恰好都有个共同点:这两件事都是想方设法占用人的时间、限制人的活动,剥夺人的主体性和自由天性。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底色,它生怕人过得快乐、舒服、轻松,只有“忙”、“瞎忙”,才能填满中国人缺乏意义感的生活,营造出一种虚幻而扭曲的秩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