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荔湾梅县共建产业园区一隅。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荔湾梅县共建产业园内,施工方正在加紧建设标准厂房。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南联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2023年6月,广州市荔湾区—梅州市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进驻梅县,“以梅县所需,尽荔湾所能”自此成为工作队的生动写照。一年多以来,工作队坚持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实地调研、强化招商引资、强化园区共建、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协作工作。

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坚持帮扶与协作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硬件与软件共建,聚焦两区产业协作,在园区共建、“反向飞地”建设、招商推介、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压奋进,用实干跑出对口帮扶协作“加速度”。

●撰文:李廷睿 陈成浩

招商引资 项目要引进来更要稳下去

投产运营仅半年,揭阳人侯海坤在梅县区投资设立的广东南联电缆有限公司就实现了生产、销售总额分别破亿元。去年初,他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落户梅县,在白渡镇的汶水村御固创新科技产业园租下1万多平方米厂房,当年6月正式投产。

“我们公司做低压电缆为主,一年大概可以生产2000吨铜芯线。”坐在办公楼宽敞的茶室里,侯海坤喝着茶,说出了今年的产值目标——1.5亿元。“新能源充电桩这一块前景广阔,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市场,非常大。”侯海坤说,在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们已经在荔湾区创金中心科创基地设立了占地约400平方米的办事处。未来,那里将成为南联电缆开拓珠三角市场和新能源充电桩市场的前哨站。

在梅县投资设厂后,南联电缆为当地提供了60多个工作岗位。“从前期的发改立项、环评、审批等到后续的投产,我们享受到梅县党委、政府、各部门的贴心服务,帮扶工作队也常到公司走访调研。”侯海坤介绍,今年该公司添置了大型拉丝设备、自动化设备,成本更有竞争力。加上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不遗余力地帮助南联电缆推广产品、打通渠道,他对企业继续在梅州、江西、福建市场深耕并进一步打开珠三角市场信心满满。

像南联电缆这样的优质项目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稳下去,是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招商引资“全程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工作队积极对接荔湾产业资源,全力促进两区企业对接合作、互促共赢;另一方面,工作队利用自身的产业资源线索,主动联系、走访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广州仪器行业协会、广州纳金科技等组织运营机构,利用第三方机构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其发动企业到梅县来考察调研。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纳金高科等协会、运营机构主要负责人也先后到梅县考察交流。

围绕梅县区实体经济主心骨——高端铜箔、机械智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发展方向,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带队外出招商,挖掘梅县乡贤资源,协同梅县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建立起两区发改局、科工商信、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局等部门的沟通桥梁,达成双方的双向沟通交流。

据梅县区委、区政府统计,梅县2023年全年纳入梅州市招商引资绩效统计项目48个,计划投资87.01亿元,完成率达113%,实际投入20.07亿元,完成率达129.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今年1—8月,梅县区签约项目共42个,计划总投资约97.67亿元;纳入梅州市招商引资绩效统计项目32个,计划投资额51.17亿元,完成84亿元年度任务的60.92%,实际投入12.94亿元,完成17亿元年度任务的76.12%。其中,工业项目19个,计划投资27.36亿元,实际投入6.04亿元。梅县区政府获得梅州市2024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红旗项目”单位荣誉。

盘活资源 以产出思维归集资产

由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牵线搭桥引入的广东粤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小水电站集控中心建设及智能化改造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进驻梅县,瞄准的目标是梅县区众多小水电站。

“梅州水电站资源丰富,共有水电站1600多座,合计年发电收入7.88亿元。其中梅县区的小水电站就有180多座。”粤能公司拓展部经理王思善是一位老“水电人”,今年5月即带团队进驻梅州开展市场调研。他们发现,梅州市小水电站分散在偏远的山区,建设年代久远,设施设备进入老化期,管理难度大,发电生产效率不高,存在各种生产安全隐患。

此前,该公司在福建省龙岩市探索小水电站生产管理新业态,并取得了成效。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水电数字化集控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为小水电站改造升级提供智能化管理模式和解决方案,实现远程自动化集控值守,精准巡检维护,确保安全生产管理。

“这些问题小水电业主没能力解决,水利部门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导致小水电改造升级多年来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王思善说,针对梅州小水电站的“痛点”,粤能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改变小水电业主持有的产权,不降低业主现有收益。纳入数字化平台统一管理的小水电站,生产维护的费用、更新设备的投资全部由粤能公司负责投入。小水电站现有生产收益及今后新发展业务增加收益,由投资方与业主协商合理分配,签署合作合同法律文件执行。

一方有技术有投资意愿,一方迫切期望将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粤能公司与梅县区一拍即合。今年6月,在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积极引导和支持下,粤能公司注册成立的粤能绿电(梅州)能源有限公司与梅县区政府平台签署了国有水电站经营使用权有偿转让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将国有水电站统一托管给粤能公司的模式。

“我们计划投资7500万元实施水电站集约化管理工程和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给当地创造产值约3500万元。包含光伏在内,项目全面实施预计对梅县区投资总额将达3亿元以上,预计实现年生产总值7500万元以上,年创税收300万元以上。”王思善介绍,梅州市集控中心计划在9月份正式上线。今年四季度起,梅县区的落地模式将争取在梅州其他县(市、区)推广。

园区共建 推动载体提质升级

随着招商引资的项目增多,拥有一个优质产业园区的迫切性,在梅县越来越凸显。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的目光,落在了梅县区产业集聚地上。

2015年,梅县区产业集聚地经省经信委、发改委等8部门批准设立,享受省产业转移相关政策,首期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区”理念和“面上保护、点状发展”布局进行建设,带动县域内多个片区发展。该集聚地以城东白渡园区作为核心发展区域,重点开发建设7个工业地块,2022年获批省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园,是梅州市承接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以梅县区产业集聚地打造荔湾梅县共建园区后,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园区建设进展情况,定期主持召开园区共建推进会,积极跟进省产业园申报进度;组织拟订园区共建协议、规划建设方案,研究标识牌设置方案、帮扶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等,扎实推进共建园区相关事项。

2023年,荔湾对口帮扶梅县的资金大部分投向了标准厂房的建设。“今年的帮扶资金5000万元的项目计划也在研究中,将严守不低于80%投入梅县产业园区建设的底线,结合‘百千万工程’、民生事业等相关建设予以谋划使用,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梅县产业园的标准厂房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半年内完工,重点发展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并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延伸。

今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批复设立“广东省梅州梅县产业园”,实行现行省产业园有关政策。梅县区有了自己的省级产业平台。梅县产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梅县产业园区内铜箔产业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为代表,从单一材料向储能设备、电池、电站拓展,装备制造产业以BPW车轴为龙头,从轮毂等零部件生产向半挂车整车组装迈进,带动17家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智能家电产业已有欣桐科技、庆达科技等4家企业落户,初步实现从电控板到线束、电机等关键部件集聚。

融湾成效

●荔湾、梅县两区对口部门对接签订协作协议11份,包括《2023—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协议书》《2023—2025年招商引资对口帮扶协议书》《2023—2025年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协作协议书》等

●荔湾白鹤洞、茶滘、龙津等6个街道社卫中心分别与梅县丙村、畲江、白渡等6个镇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口帮扶工作方案》,组建技术指导团队,进一步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荔湾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西华小学与梅县区南口镇中心小学、乐贤坊小学宝源学校与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小学等两区5所小学签约结对帮扶

●荔湾梅县共建产业园区(梅县区产业集聚地)产值从2018年45亿元增长至2023年93亿元,就业人数1万多人。园区现有纳统投产企业7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

●2023年,荔湾梅县共建产业园区(梅县区产业集聚地)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1.92亿元、比增13.5%,占全区的46.07%;规上工业增加值24.3亿元、比增11.8%;税收5.9亿元、比增10%

融湾亮点

探索打造全域“反向飞地”

研发孵化在荔湾

成果转化在梅县

“反向飞地”建设,是破解被帮扶地科技、人才、市场等稀缺资源匮乏的创新性手段,也是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措施。其与“正向飞地”的概念相反,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一块科创飞地,形成飞出地“资源+政策优势”与飞入地“技术+人才优势”的结合。

按荔湾、梅县两区的工作部署,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积极谋划推进“反向飞地”设置工作——谋划选点,联系园区运营方,收集整理基础信息,实地考察走访,了解各选点项目建设进度及招商运营情况;主动拜访请教广梅指挥部,了解市级“反向飞地”建设进度,调研南沙平远“反向飞地”建设模式。

去年12月底,两区在荔湾商贸圈挂牌成立荔湾(梅县)1906科技园经贸基地,在荔湾科创圈挂牌成立荔湾(梅县)创金中心科创基地。两地还签订了《荔湾(梅县)1906科技园经贸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和《荔湾(梅县)创金中心科创基地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推进两地产业对接,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迈上新台阶。

与普通“反向飞地”不同的是,荔湾区“反向飞地”最大的特点是,区内不设置固定区域,而是全域开放。经被帮扶地区认定的企业,只要在荔湾区内设立办公区域并运营,就能跟荔湾本地企业一样,享受包括教育、人才、医疗、交易、企业奖励等同等优惠以及扶持政策。

结合荔湾全域“反向飞地”的指导策略,梅县将两个基地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域划分,打造出梅县在荔湾集招商引资、孵化培育、成果展示、学习交流、产业联动为一体的跨区域、全功能创新合作平台。目前,创金中心科创基地的展示平台已启动建设。荔湾区—梅县区帮扶协作工作队也协同梅县各部门、镇街摸查和发动梅县辖区内企业进驻飞地。目前,南联电缆已完成入驻创金中心科创基地的签约,成为首家正式进驻“反向飞地”的企业。

在梅州市梅县区副区长王宏基看来,谋划建设“反向飞地”是深化对口帮扶的有力举措,也是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以及对口帮扶协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梅县区将依托“反向飞地”,深化产业拓展合作,借助荔湾在科技人才、科研体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梅县的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优质企业入驻基地并设立研发机构,加快实现产业招商和转移的无缝对接,不断探索“研发孵化在荔湾、成果转化在梅县”新模式,真正将“飞地”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推介梅县的展示中心、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