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台湾少年在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台湾少年团学习、训练照片(第一组),朝霞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台湾少年团学习、训练照片(第二组)朝霞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展望图画杂志》第11期版权页 朝霞提供

这6张照片(图一、图二),以《台湾少年在祖国》为题,刊登于《展望图画杂志》第11期(1939年11月25日出版)第24、25页。这6张照片,是82年前台湾义勇队少年团训练、学习生活的剪影。照片附有说明,第一组(图一)右起第1张的说明是:“一小队的台湾少年,很整齐地站在那里,是将来解放台湾的劲旅”;右起第2张的说明是:“他们虽是小孩子,但也很喜欢研究时事,这小组会是由主席来指定分配,由其中熟悉时事的人来当临时主席”;右起第3张的说明可辨识的部分是:“喜欢找当地的中华小孩子谈天,他们非特能说日语,同时也能说着熟练的国语”。第二组(图二)右边照片的说明是:“这对台湾的少男少女的小队长,他们冒险地渡过黄海,踏上了祖国的大陆,他们为台湾的解放,来祖国服务,希望台湾的同胞一致奋起,完成解放伟业”;左上照片的说明是:“每晨操练台湾之角拳”;左下照片的说明是:“他在详细地默绘着中国地图”。

台湾义勇队及其台湾少年团,是1939年2月22日在浙江金华成立的。台湾少年团的第一批成员只有6名小台胞,他们是:王宏宜,男,14岁;王宏鲸,男,10岁;李恒福,男,10岁;郭昆泉,男,11岁;黄钟灵,男,10岁;黄月华,女,14岁(汪按,据福建馆藏档案,所记年龄应该是虚岁)。台湾少年团很快就上了媒体,受到各界关注。1939年3月9日,《东南日报》发表华云(华云游)写的《六位小台胞》,介绍台湾少年团的情况;1939年11月,台湾少年团学训练、学习的照片又上了《展望图画杂志》。“到1940年初,台湾义勇队已经增到100余人,台湾少年团增到50余人。少年抗日情绪高涨,少年团的生活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团员们的任务主要是宣传抗战,他们在浙江前线和后方的城乡流动,宣传形式是多样的,演戏、讲演、画画、唱歌等。同时还学习各种知识,包括学习日文,以便做日俘的反战工作”。这在《展望图画杂志》刊登的《台湾少年在祖国》有所反映。

据《展望图画杂志》第11期的版权页(图三),《展望图画杂志》印刷、发行于上海,1939年11月出至第11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