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命的时区里,一切都会准时到来。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过度消耗孩子,而是会丰富他们的内心,点燃他们向上的动力。

作者 |Seven

前几天看到央视新闻拍的一部纪录片。

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对73000多名6-16岁少年儿童做了一项长达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达到1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大约每6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患有抑郁等精神类疾病。

为此,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特意蹲点安定医院,走进十几个被困住的家庭,探寻孩子们抑郁的真相。

今年18岁的浩然,四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休学至今。

在他上小学前,家里充满着包容和爱。

但后来“一定要考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然后读研、读博,找一个好的工作……”成了父母和他全部爱的连接。

成绩不好,会被爸爸暴打一顿,还会被关在家门外。

直到确诊那天,爸爸还在对他说“你不上学,待在家里,你的人生就废掉了,你这辈子就完了。”

这让他开始不断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个废物?我的人生是不是完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糟糕时,他甚至冲动自杀,从楼上跳了下去,还好家里楼层低,只是腰部骨折。

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生椰西瓜,患抑郁症5年。

她说:“像我父母这一代,我爸就很焦虑。因为他小时候相当于是全家的希望;现在焦虑就传到了我身上,经常一言不合,突然飞个拖鞋过来打我。”

21岁的KK患病4年,这些年来,父亲的缺位、母亲的焦虑一直萦绕着她:

她流着泪诉说道:“情况严重到我哥说,实在不行,你别坚持读书了,先离开这,但我不可能丢掉学业。”

庄胜春在深入了解了十几个家庭之后发现,所有抑郁的孩子,病因基本都指向了家庭。

而这些家庭,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病根:父母总在不停地把焦虑传达给孩子。

想起教育博主@无才姐说的一句话:

“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焦虑藏在我们陪写作业的怒气中;
藏在我们拿到试卷的失望中;
藏在我们看待孩子时挑剔的眼神;
最终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想到《少年发声》栏目里的一个女孩小依。

小依的父母曾经吃了很多读书少的苦,所以对小依一直期待特别高。

一年级时,她被父母一左一右夹着,一边哭一边练英语听力。

二年级时,妈妈给她报了超常班的奥数,可是她根本听不懂。

五年级时,妈妈一口气给她报了3个“小五班”,每次一学习就是四五个小时,还外加奥数班,英语班,手风琴班……

上了初中之后,她每天写作业到凌晨。

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可依旧不能让父母满足。

每次考不到第一,就会被爸爸嘲讽,被妈妈批评:“别人家孩子怎么就能考第一,你就不行?”

外在的压力和焦虑情绪,让小依不断向内自我攻击。

她从四年级开始就不断啃指甲,常常啃到出血,后来又开始用铅笔划手臂,想用让身体上的痛,来麻痹心理上的痛。

最后发展到自伤成瘾,从初二开始,就时不时想自杀

小依的悲剧,其实是很多当下焦虑型家庭的缩影。

在愈发内卷的教育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焦虑的父母裹挟着前进,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像是被上紧了发条,每分每秒都在被催着赶着学习,不允许有一丝放松。

孩子因此赢在起跑线上吗?并没有。

开头的纪录片里,为了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困境,现场做了一个实验:

心理咨询师让家长们站成一排,分别代表1岁、2岁、3岁…对孩子讲一句自己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讲的一句话。

1岁时是“宝宝真棒”,2岁时是“要小心哟”,3岁时是“今天你在外面跑得真快”,4岁时是“注意安全”;

但到了6岁以后,就成了:“赶紧起床,再不起来就迟到了”、“快点做作业”、“作业做完了吗?”、“这次考试排名怎么样?”……

幼儿园之后,家长不再向孩子优先传递感情,而是在传递焦虑。

当一个孩子每天回到家,感受不到任何美好和温暖,每天耳边只剩下父母冷冰冰的“作业”、“成绩”和“分数”。

他只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压抑,直到耗光所有的活力。

如果把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比作万丈深渊,那父母的高期望和焦虑情绪,就是将孩子最终推向那个深渊的无形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一篇关于我国单板滑雪运动员曾闻一的报道,感触颇深。

2002年出生的他是一个天才滑雪少年,曾在多个滑雪竞技单板比赛中成绩斐然。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体坛新秀,走上滑雪之路的契机却是父母的“无奈之举”。

闻一的父母是典型的“鸡娃父母”,经常强迫闻一学奥数、学钢琴。

巨大的压力下,闻一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他变得爱哭敏感,总是跟自己较劲。

直到有一次,他突发心脏病,严重到住进了ICU。

生死面前,父母这才慌了神,决定停掉所有的补课班,对他的期待也从“清华北大随便挑”一降再降,到最后变成了“活着就行”。

空出来的周末,父亲带着闻一去周边滑雪散心。

没想到闻一竟对这项运动格外感兴趣,并且天赋过人,进步飞速,还滑出了全国冠军,被国家选上去瑞士集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闻一(左二)

闻一的父母误打误撞地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真谛:

外力强压下的拔苗助长,不仅难以持久,更容易破坏孩子自身的动力。

只有从内而外破壳而出的力量,才能支撑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正如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所说的那样:

“让生命自由地去他想去的地方,不必担心,他有自己的力量,会自己去适应。”

不要再“以爱之名”操控孩子所有人生路,更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号,给孩子带来数不尽的痛苦。

你总要拿出耐心等一等,在孩子的生命的时区里,一切都会准时到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不起的妈妈》里有一个叫做李琦的妈妈。

她自己是海归学霸,谷歌高管,老公从小到大也是学霸,一路保送到大学。

她的儿子小帅却是个十足的学渣,一直稳定在班级的后十名。

但是,李琦却一点儿也不焦虑,反而非常松弛。

儿子字写得不好,她不会批评,而是鼓励儿子:“不错,越来越写到格子里去啦。”

看到儿子的解题思路是错误的,她不会直接说破,更不会因此去否定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平常喜欢玩游戏、编程、剪视频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她不仅没有强迫禁止,反而尽可能地为儿子提供支持。

她一直坚信:

“孩子生下来就有他的使命,有他自己的一条道路。
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发扬长处,规避短板,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在她的教育下,小帅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却有一身的技能。

小帅在B站通过上传自己剪辑的视频,积累了不少粉丝,还考取了一级程序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里,他还跟几个同学一起组建了一个出版社,连载了14本书籍,引得老师和同学纷纷点赞。

不得不说,李琦的教育思路在当代内卷父母当中堪称用一股清流。

她用一种不争、不卷、不焦虑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个在未来相当有竞争力的孩子。

人生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而非逼仄的轨道。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绝不会为了眼前的成绩名次,磨灭孩子学习的热情;也不会跟孩子的缺点较劲,误了孩子真正的天赋。

而是丰富孩子的内心,挖掘孩子的兴趣,点燃孩子向上的动力,给足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尊重、支持和鼓励。

教育从来没有统一的公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父母保持一个松弛而平和的心态,才能让孩子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走得更稳、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这样一种说法:

每个少年都像是一艘小船,能承受的伤害很小。
而来自外界的每一场动荡,都像是在孩子的小船上凿洞。
洞越凿越多,冷水就不停地往孩子的小船上灌,终有一天,孩子的生命之舟会彻底沉没。

父母不断传递的焦虑,就像在这艘小船上凿下的一个个小洞。

当焦虑越积越多,终有一天会成为孩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作为父母,与其过度期待,让双方饱受煎熬,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由还给孩子,将从容留给自己。

当你允许一切发生,上天自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