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有两位将领的军衔并不一样,其实真也并不奇怪,毕竟他们参加革命的时间不同,革命时期的资历和职务等等都不一样,军衔自然也有高有低。不过他们两位是在一个军,一位是军长,一位是副军长。不过奇怪的是军长仅为少将,而副军长却被授予了中将。

他们就是三野30军的军长谢振华和副军长饶守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

谢振华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以及长征,18岁就担任了团政委

抗日战争初期,谢振华担任过八路军总部警卫团政委、敌工部副部长。在1940年,他去了山东敌后根据地开展工作。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谢振华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后兼任政治委员。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领第三师北上东北,他留了下来,担任第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新十旅政治委员,在华中继续战斗。

苏北兵团成立后,谢振华历任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到了后期,又担任3野30军军长。这一年他33岁,是全军整编后最年轻的军长之一。

其实,说起来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并不晚,入党时间也挺早。但是,从抗战初期的团政治委员到抗战结束时的团政治委员,这在开国将帅中几乎绝无仅有。这也是谢振华1955年没有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最主要原因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在后来还是有当上将的机会,但因为他的牺牲奉献精神,让他错过了80年代的授衔,与上将军衔失之交臂。

相比之下,副军长饶守坤就不一样了。

他1929年跟着父亲参加革命,加入儿童团,担任团长。后来加入了红军,参加了闽浙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红军主力转移,他奉命留下坚持斗争,在闽东北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爆发后,他领导的部队改编为第3支队5团团长,率部奔赴皖南抗日前线。皖南事变后, 新四军统一整编为7个师,饶守坤任新四军第2师第5旅15团团长、13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副旅长、旅长,华野成立后编入6纵担任18师师长,后调先遣纵队副司令员,协助部队准备南渡长江。1949年全军改编时,他担任30军副军长。

建国后,1950年2月,第30军机关和直属队调入华东海军,饶守坤任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司令员。此后30年,饶守坤一直在海军工作。到了1980年1月11日,饶守坤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而在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其实这样的例子倒也并不奇怪,毕竟授衔的时候考虑的是综合因素,也并非一时的职务。比如49军军长钟伟授予少将,而他麾下的师长温玉成竟然被授予中将。